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及使用燃料简介 | 第9-11页 |
·利用脱硫灰研制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案 | 第12页 |
·样品说明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金陵热电厂脱硫灰的理化性能 | 第14-21页 |
·常量元素分析 | 第14-15页 |
·矿物相分析 | 第15页 |
·脱硫灰微结构形貌研究 | 第15-16页 |
·脱硫灰的颗粒组成 | 第16-19页 |
·脱硫灰的主要物理性能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脱硫灰的微量元素和放射性安全评价 | 第21-27页 |
·脱硫灰的微量元素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 | 第21-22页 |
·脱硫灰的微量元素淋滤浸出试验 | 第22-24页 |
·脱硫灰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安全性分析 | 第24-26页 |
·脱硫灰中有机质残留量测定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脱硫灰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7-43页 |
·前言 | 第27页 |
·脱硫灰注浆材料试验 | 第27-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7-29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脱硫灰掺量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1-40页 |
·脱硫灰掺量对浆液流动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脱硫灰掺量对浆液析水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脱硫灰掺量对浆液结石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脱硫灰掺量对浆液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脱硫灰掺量对结石体强度的影响 | 第35-39页 |
·脱硫灰掺量对浆液塑性强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脱硫灰注浆材料性能指标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多元回归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外加剂对脱硫灰注浆性能的改善 | 第43-53页 |
·掺外加剂脱硫灰注浆材料试验 | 第43-45页 |
·外加剂的选择 | 第43页 |
·外加剂改性原理 | 第43-44页 |
·试验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44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试验结果 | 第45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极差分析 | 第45-46页 |
·外加剂对脱硫灰注浆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与不掺外加剂脱硫灰注浆材料性能的对比 | 第51页 |
·与其他外加剂对比试验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脱硫灰注浆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 第53-63页 |
·流变学基本概念 | 第53-54页 |
·流变学定义及研究意义 | 第53页 |
·浆液流型的分类 | 第53-54页 |
·脱硫灰注浆材料流变试验 | 第54-62页 |
·试验设备 | 第54-55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55-57页 |
·试验内容 | 第57-5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CFBC 脱硫灰与F 类粉煤灰注浆材料性能的对比 | 第63-82页 |
·脱硫灰与F 类粉煤灰的理化性能对比 | 第63-64页 |
·F 类粉煤灰注浆材料试验 | 第64-65页 |
·F 类粉煤灰与脱硫灰掺量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比 | 第65-70页 |
·掺外加剂的F 类粉煤灰注浆材料试验 | 第70-77页 |
·外加剂的选择 | 第70页 |
·外加剂改性原理 | 第70-71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71页 |
·试验结果 | 第71-72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与不掺外加剂F 类粉煤灰注浆材料性能对比 | 第76页 |
·与掺外加剂脱硫灰注浆材料性能对比 | 第76-77页 |
·粉晶X 衍射分析对比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82-84页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 1 金陵热电厂脱硫灰的物相图 | 第86-94页 |
附录 2 金陵热电厂脱硫灰的形貌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