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软岩变形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1-18页 |
| 1.2.1 软岩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2 围岩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2.3 软岩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西线工程深埋隧洞的地质特征及工程特性 | 第21-28页 |
| 2.1 软岩的定义 | 第21-22页 |
| 2.2 软岩的分类 | 第22-24页 |
| 2.3 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4-25页 |
| 2.4 西线工程深埋软岩隧洞的地质条件及工程特性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隧洞区围岩岩体力学性质试验参数研究 | 第28-36页 |
| 3.1 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第28-29页 |
| 3.2 原位岩体力学试验 | 第29-31页 |
| 3.2.1 现场岩体变形试验 | 第29-31页 |
| 3.2.2 现场岩体抗剪试验 | 第31页 |
| 3.3 岩体力学参数经验估算 | 第31-35页 |
| 3.3.1 岩体变形参数估算 | 第32-34页 |
| 3.3.2 岩体强度参数估算 | 第34-35页 |
| 3.4 本课题岩体力学计算参数取值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深埋隧洞工程软岩变形的理论研究 | 第36-58页 |
| 4.1 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 4.2 西线工程软岩隧洞的围岩变形特点 | 第38-40页 |
| 4.3 西线工程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破坏机理 | 第40-43页 |
| 4.3.1 隧洞围岩变形的演化机制 | 第40-42页 |
| 4.3.2 西线隧洞工程软岩变形机理 | 第42-43页 |
| 4.4 软岩段隧洞围岩稳定性计算 | 第43-55页 |
| 4.4.1 围岩变形的弹塑性分析 | 第43-46页 |
| 4.4.2 隧洞围岩变形计算的基本假设与力学模型 | 第46-50页 |
| 4.4.3 围岩变形的弹塑性计算 | 第50-52页 |
| 4.4.4 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的弹塑粘性计算 | 第52-55页 |
| 4.5 软岩段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 | 第55-58页 |
| 第五章 深埋隧洞工程软岩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58-78页 |
| 5.1 有限差分数值方法FLAC软件的介绍 | 第58-62页 |
| 5.1.1 FLAC软件基本原理概述 | 第58-59页 |
| 5.1.2 FLAC软件的优缺点 | 第59-61页 |
| 5.1.3 FLAC工作流程 | 第61-62页 |
| 5.2 软岩隧洞变形的数值计算 | 第62-66页 |
| 5.2.1 数值计算对象 | 第62-63页 |
| 5.2.2 计算模型及网格剖分 | 第63-64页 |
| 5.2.3 弹塑性本构模型及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 第64-66页 |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6-69页 |
| 5.3.1 隧洞围岩的位移 | 第67页 |
| 5.3.2 隧洞围岩的稳定性状况 | 第67-69页 |
| 5.4 隧洞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4页 |
| 5.4.1 隧洞开挖断面的影响 | 第69页 |
| 5.4.2 侧组压系数λ的影响 | 第69-71页 |
| 5.4.3 隧洞围压的影响 | 第71-73页 |
| 5.4.4 倾角和力学参数对隧洞围岩变形的影响 | 第73-74页 |
| 5.5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深埋隧洞软岩变形机理 | 第74-78页 |
| 5.5.1 隧洞开挖后的围岩变形规律 | 第74-76页 |
| 5.5.2 软岩隧洞围岩变形机理研究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 6.2 建议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