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一、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 第12-22页 |
(一) 道德和职业道德 | 第12-14页 |
1、道德的内涵 | 第12页 |
2、职业道德 | 第12-14页 |
(二)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 第14-18页 |
1、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特征 | 第14-17页 |
2、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涵义和特点 | 第17-18页 |
(三)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历史回顾 | 第18-22页 |
1、新闻伦理道德思想的历史溯源 | 第18-19页 |
2、我国近现代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生成和发展 | 第19-22页 |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 第22-47页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2-29页 |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第22-24页 |
2、遵循客观真实原则 | 第24-26页 |
3、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 第26-27页 |
4、体现仁爱思想 | 第27-29页 |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第29-38页 |
1、忽视社会责任 | 第29-31页 |
2、新闻侵权严重 | 第31-33页 |
3、提供“有偿新闻” | 第33-34页 |
4、制造虚假报道 | 第34-36页 |
5、功利主义新闻观抬头 | 第36-37页 |
6、特定群体报道“妖魔化” | 第37-38页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 第38-40页 |
1、危及社会和人民群众,损害党和政府威信 | 第38-39页 |
2、败坏媒体自身信誉,影响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 第39页 |
3、腐蚀新闻工作者队伍,导致诸多道德失范 | 第39页 |
4、阻碍新闻传播正常进行,影响新闻传播整体环境 | 第39页 |
5、干扰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39-40页 |
(四)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0-47页 |
1、经济体制改革引发震荡 | 第40-42页 |
2、新闻从业人员自律缺失 | 第42-43页 |
3、新闻道德他律机制不够 | 第43-44页 |
4、不良风气腐蚀影响 | 第44-45页 |
5、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乏力 | 第45-46页 |
6、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 第46-47页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 第47-70页 |
(一) 坚持新闻工作基本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心 | 第48-54页 |
1、正义原则 | 第48-50页 |
2、真实原则 | 第50-52页 |
3、仁爱原则 | 第52-53页 |
4、自由原则 | 第53-54页 |
(二) 改进新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新闻道德观 | 第54-56页 |
(三) 完善自律及内部监督机制,提升内在约束力 | 第56-60页 |
1、制定完善自律条例 | 第57-59页 |
2、成立行业内监督机构 | 第59页 |
3、设置专职监督人员 | 第59页 |
4、创办专业性新闻评论栏目 | 第59-60页 |
(四) 加快新闻立法步伐,完善新闻道德他律机制 | 第60-61页 |
(五) 强化相关部门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纯洁新闻队伍 | 第61-63页 |
(六) 接受公众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第63-65页 |
(七) 开展新闻从业人员保持党性教育,提升政治思想素质 | 第65-68页 |
1、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作为的一项长期任务 | 第65-66页 |
2、扎实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 第66-68页 |
(八) 加强新闻行业协会“自我教育”职能建设,提升新闻队伍整体素质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