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图目录 | 第7-8页 |
表目录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GIS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第13-15页 |
·GIS应用于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第15-20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水环境数据空间关系构建 | 第20-33页 |
·水环境监测数据 | 第20-24页 |
·水环境污染与监测项目分析 | 第21-22页 |
·水环境质量与采样点关系 | 第22-23页 |
·水环境监测数据描述 | 第23-24页 |
·点污染源数据 | 第24-26页 |
·水环境污染与工业废水分析 | 第24-25页 |
·水环境污染与生活污水分析 | 第25页 |
·点污染源数据描述 | 第25-26页 |
·面污染源数据 | 第26-27页 |
·水环境污染与土地利用分析 | 第27页 |
·土地利用数据描述 | 第27页 |
·乡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第27-28页 |
·水环境污染与乡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乡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描述 | 第28页 |
·四类数据空间关系构建 | 第28-33页 |
·典型区域概况 | 第28-29页 |
·污染物与流域空间关系分析 | 第29-30页 |
·水环境质量与点污染源空间关系构建 | 第30页 |
·水环境质量与面污染源空间关系构建 | 第30-31页 |
·水环境质量与乡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关系构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水环境质量分析方法 | 第33-42页 |
·环境质量与点污染源相关分析 | 第33-36页 |
·工业污染源负荷量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生活污染源负荷量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环境质量与面污染源相关分析 | 第36-39页 |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 | 第36-37页 |
·非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 | 第37-38页 |
·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相关分析 | 第39-42页 |
·环境质量与乡镇社会经济数据的的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环境质量与人口的关系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共享系统平台构建 | 第42-60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2-45页 |
·物理体系结构 | 第42页 |
·逻辑体系结构 | 第42-44页 |
·总体用例情况 | 第44页 |
·数据接口 | 第44-45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5-53页 |
·环境质量数据关系 | 第45-48页 |
·污染源数据关系 | 第48-49页 |
·空间数据结构 | 第49-53页 |
·组件式GIS | 第53-54页 |
·WebGIS | 第54-57页 |
·电子地图 | 第57-60页 |
·原始数据及加工应用 | 第57-58页 |
·电子地图数据 | 第58页 |
·电子地图设计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太湖流域案例 | 第60-73页 |
·太湖背景数据发布 | 第60-62页 |
·环境质量数据查询分析 | 第62-67页 |
·污染源数据查询分析 | 第67-70页 |
·环境质量专题图发布 | 第70-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