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回顾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基本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公司治理的概念 | 第12页 |
·资本结构的概念 | 第12-13页 |
·资本结构理论 | 第13-17页 |
·MM定理与风险收益权衡 | 第13-14页 |
·道德风险模型:代理成本问题 | 第14-15页 |
·逆向选择模型:最优融资偏好与信号传递 | 第15-16页 |
·不完全契约模型:财富约束与控制权安排 | 第16-17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7-20页 |
3 债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理论分析 | 第20-28页 |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 第20-23页 |
·内部治理结构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20-22页 |
·外部治理结构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22-23页 |
·债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 第23-25页 |
·典型国家的经验——日德模式 | 第25-28页 |
4 债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实证分析 | 第28-42页 |
·文献回顾 | 第28-30页 |
·国外关于资本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28-29页 |
·国内关于资本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29-30页 |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统计分析 | 第30-33页 |
·资产负债率低,流动负债高 | 第30-31页 |
·上市公司内部融资比重低,外部融资时偏好股权融资 | 第31-32页 |
·债券比率过低 | 第32-33页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实证分析 | 第33-42页 |
·基本观点和基本假设的提出 | 第33-34页 |
·研究样本选取 | 第34-35页 |
·研究变量的选取 | 第35-37页 |
·假设检验 | 第37-42页 |
5 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42-48页 |
·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债务债权关系的虚拟性和债权人的弱势地位 | 第42-43页 |
·破产机制不健全与相机控制失灵 | 第43-44页 |
·商业银行改革还不到位,主银行制度不完善 | 第44页 |
·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进一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和发展债券市场 | 第44-46页 |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 第46-47页 |
·完善主办银行制度和引进机构投资者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