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治组织功能受限及对策--以淄博市社区自治组织发展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来源 | 第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存在不足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取得成果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社区发展与自治组织功能概述 | 第17-27页 |
一、社区发展 | 第17-20页 |
(一) 社区发展缘起 | 第17页 |
(二) 社区及社区发展含义 | 第17-19页 |
(三) 社区发展特征 | 第19-20页 |
(四) 社会结构转型与社区体制改革 | 第20页 |
二、自治组织 | 第20-25页 |
(一) 自治组织含义 | 第20-21页 |
(二) 自治组织功能及特征 | 第21-23页 |
(三) 自治组织功能演变 | 第23-25页 |
三、重构自治组织功能意义 | 第25-27页 |
(一) 保障居民自治权利 | 第25页 |
(二) 完善社区自治体制 | 第25-26页 |
(三) 促进社区科学发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社区发展中自治组织功能受限及成因 | 第27-36页 |
一、淄博市社区及自治组织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一) 社区及自治组织发展基本情况 | 第27页 |
(二) 社区及自治组织法制建设情况 | 第27-28页 |
二、当前社区自治组织功能受限问题 | 第28-32页 |
(一) 实际功能泛行政化 | 第28-29页 |
(二) 与其他社区组织功能冲突 | 第29-30页 |
(三) 不能满足社区自治要求 | 第30-31页 |
(四) 无法有效实施制约监督 | 第31-32页 |
三、成因分析 | 第32-36页 |
(一) 与上级机关关系错位 | 第32-33页 |
(二) 社区组织间统筹协调机制缺乏 | 第33页 |
(三) 经费筹措及人员配备不足 | 第33-34页 |
(四) 相关法律规定立法滞后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重构社区自治组织功能对策 | 第36-53页 |
一、健全相关立法体系 | 第36-38页 |
(一) 修订《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第36-37页 |
(二) 制定《街道办事处组织法》 | 第37-38页 |
(三) 制定《社区组织自治条例》 | 第38页 |
二、加强上级科学指导 | 第38-41页 |
(一) 科学调控社区规模及自治组织设置 | 第38-39页 |
(二) 乡镇(街道)政府正确定位 | 第39-40页 |
(三)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 第40页 |
(四) 驻社区派出机构履职尽责 | 第40-41页 |
三、统筹其他社区组织 | 第41-45页 |
(一) 党支部政治领导 | 第41-42页 |
(二) 督导业主委员会 | 第42-43页 |
(三) 督导社区服务企业 | 第43-44页 |
(四) 支持民间自治组织 | 第44-45页 |
四、促进组织自身建设 | 第45-48页 |
(一) 完善选举制度 | 第45-46页 |
(二) 增配专职人员 | 第46-47页 |
(三) 多渠道筹措工作经费 | 第47-48页 |
五、创新拓展自治功能 | 第48-50页 |
(一) 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 | 第48页 |
(二) 创新自我管理方式 | 第48-49页 |
(三) 拓展共享社区服务 | 第49-50页 |
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 第50-53页 |
(一) 行政监督 | 第50-51页 |
(二) 司法监督 | 第51-52页 |
(三) 社会监督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