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民事司法改革中非正式开庭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非正式开庭的时代背景素描:民事司法改革与开庭模式探索第14-23页
   ·民事司法改革概况第14-17页
   ·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重难点第17-18页
     ·改革的重点——实现审判公正第17页
     ·改革的难点——实现审判公正兼顾效率第17-18页
   ·我国民事司法改革中开庭模式的探索:非正式开庭第18-21页
     ·庭审方式——"一步到庭"第19页
     ·开庭方式——"非正式开庭"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非正式开庭之界定第23-30页
   ·非正式开庭的概念第23-24页
     ·开庭第23页
     ·正式开庭第23页
     ·非正式开庭第23-24页
   ·非正式开庭的特征第24-25页
   ·非正式开庭的合理性分析第25-26页
     ·司法公正方面的合理性第25页
     ·司法效率方面的合理性第25-26页
   ·非正式开庭的成因分析第26-29页
     ·非正式开庭的历史成因第26-28页
     ·非正式开庭的社会成因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非正式开庭的契机:现行民事开庭程序之检讨第30-35页
   ·普通程序的效率问题第30页
   ·简易程序的效率与公正问题第30-31页
   ·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效率与公正问题第31-32页
   ·速裁程序的公正问题第32页
   ·书面审程序的公正问题第32-33页
   ·司法调解的两难问题第33-34页
   ·本章小结:非正式开庭的契机第34-35页
第5章 非正式开庭实证分析第35-40页
   ·当前我国法院的实践做法第35-37页
   ·非正式开庭之效果评价第37-39页
     ·非正式开庭的积极效果第37-38页
     ·非正式开庭的不足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6章 司法改革中非正式开庭规范化之设想第40-45页
   ·理念层面的吸收——适度程序理念第40-41页
   ·立法层面的吸收——"非正式"开庭的"正式化"第41-42页
   ·司法层面的吸收——兼顾公正与效率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诉案件中的刑事和解--由法国刑事和解立法与实践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试论案例指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