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绪论 | 第8-29页 |
| (一) 选题缘起 | 第8-9页 |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 (三)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25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五)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 (六)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 二、高校辅导员的在场状态 | 第29-37页 |
| (一) 教师还是管理者: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 第29-33页 |
| (二) 力不从心:辅导员吃青春饭 | 第33-34页 |
| (三) 常变常新:不后悔做辅导员 | 第34-35页 |
| (四) 小结:在场的尴尬人 | 第35-37页 |
| 三、高校辅导员的离场抉择 | 第37-46页 |
| (一) 一个好处:可以选择教师岗位,也可以选择管理岗位 | 第37页 |
| (二) 资本积累:保持并发展辅导员的双重身份 | 第37-43页 |
| (三) 二者择一:未来走教师岗位或者管理岗位 | 第43-44页 |
| (四) 小结:尴尬人的出路 | 第44-46页 |
| 四、对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 第46-53页 |
| (一) 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在场辅导员 | 第46-47页 |
| (二) 专业组织:发挥辅导员专业协会的作用 | 第47-49页 |
| (三) 院校管理:高校需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 (四) 个体发展:辅导员需不断更新自我 | 第50-51页 |
| (五) 国际视野:国外经验的借鉴 | 第51-53页 |
| 五、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