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利益合同
第1章 前言 | 第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文献观点的综述 | 第10-13页 |
·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第三人利益合同概述 | 第15-32页 |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制度设计及其产生原因 | 第15-21页 |
·大陆法系 | 第15-16页 |
·英美法系 | 第16-21页 |
·第三人利益合同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关系 | 第21-29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发展 | 第21-24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功能 | 第24-25页 |
·第三人利益合同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关系 | 第25-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社会功能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构成要件 | 第32-50页 |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性质 | 第32-43页 |
·法律性质概述 | 第32-35页 |
·第三人利益约款的法律地位 | 第35-37页 |
·与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区别 | 第37-40页 |
·与债权让与的区别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页 |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构成要件 | 第43-50页 |
·约定人与受约人之间必须成立有效合同 | 第43-45页 |
·须以第三人取得债权为标的 | 第45-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 | 第50-60页 |
·对于第三人的效力 | 第50-54页 |
·第三人享受利益的意思表示 | 第50-52页 |
·合同的变更或撤销 | 第52-53页 |
·第三人不欲享受利益的意思表示 | 第53-54页 |
·对于受约人的效力 | 第54-57页 |
·对于债务人的效力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合同法》是否规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 | 第60-7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0-61页 |
·对法律规定的解释 | 第61-74页 |
·解释的前提——必要的区分 | 第61-65页 |
·法律漏洞的填补 | 第65-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
声明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