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2.1 当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2.2 摄影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第9-10页 |
§1.2.3 线阵CCD遥感影像几何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4 法国SPOT卫星系统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于线阵CCD遥感卫星影像的空间目标精确定位原理 | 第13-23页 |
§2.1 单线阵CCD卫星影像成像的几何原理 | 第13页 |
§2.2 线阵列CCD影像的瞬时构像数学模型 | 第13-17页 |
§2.2.1 像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 第13-14页 |
§2.2.2 垂直摄像的构像方程式 | 第14-15页 |
§2.2.3 侧视扫描图像的构像方程式 | 第15-16页 |
§2.2.4 前后视扫描图像的构像方程式 | 第16-17页 |
§2.3 线阵列CCD影像外方位元素的解算方法 | 第17-19页 |
§2.3.1 线阵列推扫式影像外定向的误差方程式 | 第17-18页 |
§2.3.2 定向参数初值的确定 | 第18-19页 |
§2.4 线阵列CCD影像外方位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常见的克服方法 | 第19-20页 |
§2.4.1 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 第19页 |
§2.4.2 常用的克服相关性解求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 第19-20页 |
§2.5 线阵列CCD影像的空间目标点定位原理 | 第20-23页 |
§2.5.1 空间前方交会 | 第20-21页 |
§2.5.2 共线条件方程目标点定位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通用线阵CCD传感器几何模型 | 第23-40页 |
§3.1 多项式函数模型 | 第23-24页 |
§3.1.1 一般多项式模型 | 第23-24页 |
§3.1.2 改进的多项式模型 | 第24页 |
§3.2 有理函数模型 | 第24-29页 |
§3.2.1 RFM的基本方程式 | 第24-25页 |
§3.2.2 有理函数模型的解算 | 第25-27页 |
§3.2.3 有理函数模型的目标点定位原理 | 第27-29页 |
§3.3 基于仿射变换的传感器模型 | 第29-34页 |
§3.3.1 仿射投影理论 | 第29-30页 |
§3.3.2 平行投影成像几何关系 | 第30-31页 |
§3.3.3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之间的投影差异 | 第31页 |
§3.3.4 基于仿射变换的严格几何模型 | 第31-34页 |
§3.4 直接线性变换及其改进模型 | 第34-38页 |
§3.4.1 直接线性变换算法的一般形式 | 第35页 |
§3.4.2 DLT参数与内外方位元素的关系 | 第35-36页 |
§3.4.3 改进的直接线性变换模型 | 第36-38页 |
§3.5 对几种通用传感器模型的总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对缺少控制点的卫星遥感对地目标定位的研究 | 第40-54页 |
§4.1 坐标系统的建立 | 第40-41页 |
§4.2 遥感卫星的动力学问题 | 第41-43页 |
§4.2.1 卫星轨道及开普勒轨道参数 | 第42-43页 |
§4.2.2 摄动力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卫星的姿态 | 第43页 |
§4.3 SPOT5星历数据及处理方法介绍 | 第43-46页 |
§4.3.1 SPOT5星历辅助数据——Metadata.dim | 第43-44页 |
§4.3.2 成像时刻计算 | 第44-45页 |
§4.3.3 卫星星历插值计算 | 第45页 |
§4.3.4 卫星姿态插值计算 | 第45-46页 |
§4.4 单线阵推扫式卫星影像严格成像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4.1 坐标系的转换 | 第46-48页 |
§4.4.2 推扫式卫星影像的严格成像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5 用严格成像模型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 | 第49-54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