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学术回顾 | 第11-12页 |
三、论文框架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 第13-20页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金融机构的创立及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的发行及其目的 | 第14-20页 |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的发行 | 第14-17页 |
二、货币发行的目的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 第20-36页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货币政策 | 第20-28页 |
一、发展放贷业务 | 第20-23页 |
二、开展汇兑业务 | 第23页 |
三、货币交换所的成立与发展 | 第23-24页 |
四、广泛建立信用合作社 | 第24-26页 |
五、发行建设公债 | 第26-28页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实施的金融法规 | 第28-32页 |
一、严禁法币流通 | 第28-29页 |
二、完善对法币的出入境管理 | 第29-30页 |
三、建立边币平准基金制度的建议及其实行 | 第30页 |
四、严格贸易外汇管理 | 第30-31页 |
五、加强金银管理 | 第31-32页 |
六、开展反假币斗争 | 第32页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货币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 第32-36页 |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政策的启示及其作用 | 第36-47页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货币政策的特点 | 第36-39页 |
一、一切为了战争服务的特殊性和实用性 | 第36-37页 |
二、边区货币政策中边币的从属性与独立性 | 第37页 |
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 第37-38页 |
四、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性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陕甘宁边区货币政策的反思 | 第39-41页 |
一、严格管理牌价 | 第39-40页 |
二、币值“一元论”和“多元论”的争论 | 第40-41页 |
三、建立发行准备金制度 | 第41页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政策的启示 | 第41-44页 |
一、实现货币政策目的是金融工作的核心 | 第41-42页 |
二、坚持边币独立性与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 第42页 |
三、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极为重要的目标 | 第42-43页 |
四、协调处理好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至关重要 | 第43页 |
五、对当前货币工作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货币政策的历史作用 | 第44-47页 |
一、促进边区农业、工业、及商业贸易的发展 | 第44-46页 |
二、对赢得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第46页 |
三、为建国后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