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
| 引言 | 第1-9页 |
| 一、新闻职业道德概述 | 第9-21页 |
| (一) 新闻与新闻工作者 | 第9-12页 |
| 1、新闻及其特征 | 第9-11页 |
| 2、新闻工作者及其职业特点 | 第11-12页 |
| (二) 新闻职业道德 | 第12-21页 |
| 1、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 | 第12-14页 |
| 2、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回溯 | 第14-15页 |
| 3、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第15-19页 |
| 4、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第19-21页 |
| 二、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现状 | 第21-38页 |
| (一)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1-27页 |
| 1、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增强 | 第21-23页 |
| 2、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 | 第23-24页 |
| 3、新闻报道中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 第24-26页 |
| 4、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神凸现 | 第26-27页 |
| (二)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弱化的主要表现 | 第27-38页 |
| 1、社会责任缺失 | 第27-28页 |
| 2、虚假报道泛滥 | 第28-30页 |
| 3、有偿新闻充斥 | 第30-33页 |
| 4、侵权现象频发 | 第33-36页 |
| 5、“西化”倾向出现 | 第36-38页 |
| 三、新闻职业道德弱化的原因剖析 | 第38-49页 |
| (一) 新闻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8-41页 |
| (二) 法律漏洞打开“方便”之门 | 第41-42页 |
| (三) 缺乏有效的新闻管理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 1、新闻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第42页 |
| 2、新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 第42-43页 |
| (四) 经济转轨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43-46页 |
| 1、社会风气的影响 | 第44-45页 |
| 2、公民素质的影响 | 第45-46页 |
| 3、生存压力的影响 | 第46页 |
| (五) 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缺位 | 第46-49页 |
| 四、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的对策研究 | 第49-64页 |
| (一) 新闻从业人员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 | 第49-52页 |
| 1、人格教育 | 第49-50页 |
| 2、职业操守教育 | 第50-51页 |
| 3、法制观念教育 | 第51-52页 |
| 4、理想信念教育 | 第52页 |
| (二) 提高新闻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 第52-60页 |
| 1、继续教育机制 | 第53页 |
| 2、准入机制 | 第53-54页 |
| 3、监督机制 | 第54-55页 |
| 4、考评机制 | 第55-57页 |
| 5、奖惩机制 | 第57-58页 |
| 6、自律机制 | 第58-60页 |
| (三) 加快新闻立法 | 第60-64页 |
| 五、结束语 | 第64-65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