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韵自多情--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京剧元素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序 | 第7-9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9-18页 |
| 第一节 民族声乐简史 | 第9-13页 |
| 1. 涵义 | 第9页 |
| 2. 建国后民族声乐发展简史 | 第9-13页 |
| 第二节 京剧的历史嬗变 | 第13-18页 |
| 1. 京剧之名 | 第13页 |
| 2. 京剧的形成过程 | 第13-15页 |
| 3. 京剧的艺术特色 | 第15-16页 |
| 4. 流传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作品与分析 | 第18-31页 |
| 第一节 民族声乐与京剧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相互借鉴 | 第18-21页 |
| 1. 民族声乐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瑕疵 | 第18页 |
| 2. 京剧变革与现状 | 第18页 |
| 3. 民族声乐与京剧之间的相互借鉴 | 第18-21页 |
| 第二节 京腔京韵自多情-《故乡是北京》 | 第21-24页 |
| 第三节 留与江山看城堞-《梅兰芳》 | 第24-31页 |
| 第三章 民族声乐与京剧结合的特殊形式-京歌 | 第31-34页 |
| 第一节 京歌之名与形式 | 第31-32页 |
| 1. 京歌之名 | 第31页 |
| 2. 京歌的形式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京歌的推广 | 第32-33页 |
| 第三节 京歌的意义 | 第33-34页 |
| 1. 归属之争 | 第33页 |
| 2. 笔者的观点 | 第33-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本文应用谱例 | 第37-5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