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交通流理论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交通流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速密关系和流密关系 | 第22-27页 |
·三相交通流 | 第27-30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量纲分析在交通流中的初探 | 第32-37页 |
·交通流模型中的无量纲参数 | 第32-34页 |
·无量纲参数范围的确定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宏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 | 第37-56页 |
·流体动力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37-39页 |
·宏观交通流模型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39-43页 |
·宏观交通流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43-53页 |
·PW模型中扰动的发展趋势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簇 | 第56-91页 |
·簇的基本理论 | 第56-58页 |
·管流模型中簇的数值模拟 | 第58-77页 |
·定型移动簇的移动速度 | 第77-85页 |
·附录:数值格式稳定性分析 | 第85-91页 |
第五章 平衡函数 | 第91-111页 |
·堵塞密度下扰动的传播速度 | 第91-92页 |
·交通流的亚稳定性和三相交通流 | 第92-95页 |
·平衡函数 | 第95-111页 |
·Payne平衡函数 | 第96-100页 |
·Kerner & Konh(?)user平衡函数 | 第100-104页 |
·改进的Payne和Kerner & Konh(?)user平衡函数 | 第104-11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1-115页 |
·本文工作总结和创新 | 第111-112页 |
·交通流科学展望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2页 |
致谢及声明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23-124页 |
论又独创性声明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