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1-28页 |
第一节 王仁昫与《刊谬补缺切韵》 | 第7-13页 |
一、 王仁昫其人 | 第7页 |
二、 《切韵》的刊谬补缺 | 第7-13页 |
第二节 关于又音 | 第13-22页 |
一、 什么是又音 | 第13-18页 |
二、 又音注音形式 | 第18-20页 |
三、 又音的价值 | 第20-21页 |
四、 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又音材料的处理方式 | 第22-28页 |
一、 版本、底本与校对 | 第22-23页 |
二、 材料的整理原则 | 第23-28页 |
第二章 《王三》又音研究 | 第28-47页 |
第一节 《王三》又音的平面描写 | 第28-29页 |
一、 又音数据统计 | 第28页 |
二、 统计表格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又音的历时分析 | 第29-41页 |
一、 声类 | 第30-34页 |
二、 韵类 | 第34-39页 |
三、 浊音清化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又音与方音 | 第41-47页 |
一、 声类 | 第41-45页 |
二、 韵类 | 第45页 |
三、 声调 | 第45-47页 |
第三章 校 勘 | 第47-53页 |
一、 校勘 | 第47-50页 |
二、 误字 | 第50-52页 |
三、 漏注 | 第52-53页 |
结 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