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3页 |
1.1 民营科技企业的界定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13-29页 |
2.1 境外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管理模式 | 第13-19页 |
2.1.1 境外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典型管理模式研究 | 第13-18页 |
2.1.2 各国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管理模式比较 | 第18-19页 |
2.2 国内典型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管理模式 | 第19-25页 |
2.2.1 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管理模式研究 | 第19-21页 |
2.2.2 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管理模式研究 | 第21-22页 |
2.2.3 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管理模式研究 | 第22-25页 |
2.3 国际与国内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25-29页 |
3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构建 | 第29-41页 |
3.1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基本功能 | 第29-31页 |
3.1.1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对企业孵化器的“孵化” | 第29-30页 |
3.1.2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对企业家的“孵化” | 第30-31页 |
3.2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结构 | 第31-35页 |
3.2.1 孵化器 | 第32页 |
3.2.2 研究机构 | 第32-33页 |
3.2.3 中介机构 | 第33页 |
3.2.4 政府支持系统 | 第33-35页 |
3.3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中培训体系的建立 | 第35-41页 |
3.3.1 建立培训体系的意义 | 第35页 |
3.3.2 培训体系的功能 | 第35-36页 |
3.3.3 具体培训活动的系统模型 | 第36-39页 |
3.3.4 业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 | 第39-41页 |
4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实例研究 | 第41-52页 |
4.1 大连软件园“官助民办”管理模式 | 第41-45页 |
4.2 大连软件园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 第45-47页 |
4.3 问题和完善对策 | 第47-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