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30页 |
1 菌种 | 第24页 |
2 质粒 | 第24页 |
3 试剂 | 第24-26页 |
4 缓冲溶液 | 第26-27页 |
5 培养基 | 第27-29页 |
6 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7页 |
1 大肠杆菌质粒DNA小量提取 | 第30页 |
2 大肠杆菌质粒DNA大量提取 | 第30页 |
3 链霉菌质粒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4 链霉菌总DNA的提取 | 第31页 |
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32页 |
6 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 | 第32页 |
7 S.lividans TK24原生质体的制备、质粒DNA转化 | 第32-33页 |
8 DNA酶切和连接 | 第33页 |
9 DNA电泳和片段回收 | 第33-34页 |
10 去磷酸化反应 | 第34页 |
11 Klenow酶补平实验 | 第34页 |
12 黑暗链霉菌发酵及检测操作的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发酵流程 | 第34页 |
·生物活性检测 | 第34页 |
·抗生素组分检测 | 第34-35页 |
13 接合转移实验 | 第35页 |
14 PCR反应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58页 |
第一部分 鸟枪克隆获得安普霉素抗性基因 | 第37-40页 |
·链霉菌总DNA提取 | 第37页 |
·总DNA用Sau3AI不完全酶切 | 第37页 |
·连接、转化、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7-38页 |
·质粒pSYX1酶切图谱 | 第38-40页 |
·安普霉素抗性基因的定位 | 第40页 |
第二部分 抗性上游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0-45页 |
·抗性基因上游2.0kb片段的亚克隆 | 第40页 |
·测序结果 | 第40-42页 |
·测序结果的Frameplot分析 | 第42-43页 |
·蛋白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第三部分 克隆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 第45-58页 |
·质粒pZXB009构建 | 第46页 |
·质粒pZXB009-3、pZXB009-12的构建 | 第46-49页 |
·报告基因ermE、xylE的获得和处理 | 第46页 |
·质粒pZXB009的处理 | 第46页 |
·连接、转化和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6-49页 |
·接合转移质粒pZXB014的构建 | 第49-51页 |
·质粒pZXB009-12部分酶切 | 第49页 |
·连接、转化和筛选 | 第49页 |
·质粒pZXB014酶切图谱 | 第49-51页 |
·接合转移试验 | 第51页 |
·基因重组菌株的获得 | 第51-52页 |
·42号菌体内游离菌质粒考察 | 第52页 |
·42号菌稳定性考察 | 第52-54页 |
·PCR实验 | 第54-55页 |
·引物设计 | 第54页 |
·PCR产物 | 第54-55页 |
·基因整合分析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