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民负担问题研究
1. 导言 | 第1-12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1.4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5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1-12页 |
2. 农民负担内涵、特点及历史沿革 | 第12-24页 |
2.1 农民负担内涵的界定 | 第12页 |
2.2 农民负担特点 | 第12-13页 |
2.3 农民负担的历史沿革及特征 | 第13-18页 |
2.3.1 奴隶社会农民负担的演变 | 第13-14页 |
2.3.2 封建社会的农民负担 | 第14-15页 |
2.3.3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负担 | 第15-17页 |
2.3.4 改革开放前后农民负担的演变 | 第17-18页 |
2.4 现行农民负担体系 | 第18-24页 |
2.4.1 农业税收 | 第18-21页 |
2.4.2 合同内负担 | 第21-23页 |
2.4.3 农产品订购任务 | 第23页 |
2.4.4 社会负担 | 第23-24页 |
3. 农民负担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 第24-32页 |
3.1 现行农民负担的实质 | 第24-25页 |
3.2 影响农民负担的因素 | 第25-29页 |
3.2.1 农民负担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 | 第25页 |
3.2.2 农民负担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5页 |
3.2.3 农民负担对党和政府政府形象的影响 | 第25-28页 |
3.2.4 农民与非农产业者负担比较 | 第28页 |
3.2.5 农民负担的地区差别 | 第28-29页 |
3.2.6 西部大开发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 | 第29页 |
3.3 对现行农民负担的评价 | 第29-32页 |
3.3.1 对现行农业税收政策的评价 | 第29-30页 |
3.3.2 对合同内负担的评价 | 第30-32页 |
4. 陕西省农民负担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2-42页 |
4.1 现状 | 第32-33页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4.3 农民负担过重的危害 | 第35-37页 |
4.3.1 经济上的危害 | 第35-36页 |
4.3.2 政治上的危害 | 第36-37页 |
4.4 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 | 第37-42页 |
4.4.1 现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 第37页 |
4.4.2 农村现行财说体制问题 | 第37-38页 |
4.4.3 农村行政体制问题 | 第38-39页 |
4.4.4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 | 第39-40页 |
4.4.5 农村法制建设问题 | 第40页 |
4.4.6 农村产权关系问题 | 第40页 |
4.4.7 农民负担核算计提问题 | 第40-41页 |
4.4.8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制问题 | 第41-42页 |
5.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系与机制 | 第42-52页 |
5.1 管理体系 | 第42页 |
5.2 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42页 |
5.3 管理机构 | 第42-44页 |
5.4 管理职能 | 第44页 |
5.5 监督管理的主要办法 | 第44页 |
5.6 领导机构和形式 | 第44-48页 |
5.7 宣传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 | 第48-51页 |
5.8 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 | 第51-52页 |
6. 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 第52-58页 |
6.1 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措施 | 第52-56页 |
6.1.1 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 第52页 |
6.1.2 从制度创新和改革上减轻农民负担 | 第52-54页 |
6.1.3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第54-56页 |
6.2 当前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 第56-58页 |
6.2.1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 第56页 |
6.2.2 依法管理和规范收费 | 第56-57页 |
6.2.3 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英文摘要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