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论文

有机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非线性光学第12-16页
     ·非线性光学简介第12-13页
     ·非线性光学的应用第13-16页
   ·非线性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与研究进展第16-18页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历史第16-17页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与研究进展第17-18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20-32页
   ·分子轨道理论近似第20-22页
     ·非相对论近似第20-21页
     ·Born-Oppenheimer 近似第21页
     ·轨道近似第21-22页
   ·HARTREE-FOCK(HF)理论第22-25页
     ·Hartree 近似第22页
     ·Fock 近似第22-25页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第25-29页
     ·Thomas-Fermi 模型第25-26页
     ·Hohenberg-Kohn 定理第26页
     ·Kohn-Sham 方程第26-27页
     ·交换相关能泛函第27-28页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 Theory,TD-DFT)第28-29页
   ·第一超极化率的计算方法第29-32页
     ·解析求导法第29-30页
     ·有限场方法(Finite Field,FF)第30页
     ·态求和方法(Sum-Of-States,SOS)第30页
     ·耦合微扰法 (Coupled Perturbation Hartree Fock,CPHF)第30-32页
第3章 有机分子二苯乙烯系列衍生物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第32-42页
   ·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第32-33页
   ·理论方法和模型第33-34页
   ·结果和讨论第34-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非线性光学的溶剂效应第42-50页
   ·理论模型第42-44页
     ·自洽反应场模型(SCRF)第43页
     ·极化连续模型(PCM)第43-44页
   ·计算模型第44页
   ·结果和讨论第44-49页
     ·几何结构第44-45页
     ·电荷分布第45-46页
     ·第一超极化率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非线性光学的色散效应第50-55页
   ·动态第一超极化率第50页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50-53页
   ·透明性的影响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问题的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