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8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第9页 |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10页 |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存在着不足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步骤 | 第18-19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18-19页 |
·访谈的设计 | 第19页 |
·统计 | 第19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9-2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校本课程 | 第19-21页 |
·校本课程开发 | 第21-23页 |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3-29页 |
·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 第23-25页 |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 第25-26页 |
·当代革新主义课程观 | 第26-27页 |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第27-28页 |
·校本管理理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第29-33页 |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课程开发的认识情况 | 第29-30页 |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况 | 第30-31页 |
·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情况 | 第31-32页 |
·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情况 | 第32-33页 |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政策认识不足 | 第33-34页 |
·校本课程开发多集中于非学术性课程 | 第34页 |
·课程资源意识淡漠,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第34-35页 |
·课程开发主体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课程开发能力有限 | 第35-37页 |
·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合作和支持 | 第37-38页 |
·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更加规范,但内容科学性尚有欠缺 | 第38页 |
·功利性教育目的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38-39页 |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基础较为薄弱 | 第39页 |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中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第39-49页 |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研究 | 第39-41页 |
·提高认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 | 第41-42页 |
·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 第42页 |
·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 第42-44页 |
·多方面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 第44-45页 |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 | 第45-46页 |
·建立与现实中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 第46-49页 |
·加强与其他中小学、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 第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I | 第52-55页 |
附录 II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