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感恩 | 第19-20页 |
·感恩的定义 | 第19页 |
·感恩的内容 | 第19-20页 |
·感恩教育 | 第20-22页 |
·感恩教育的定义 | 第20页 |
·感恩教育的特点 | 第20-21页 |
·高校感恩教育 | 第21-22页 |
3 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 第22-25页 |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2-23页 |
·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第23页 |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 第23-24页 |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 第23-24页 |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24页 |
·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24-25页 |
4 高校感恩教育实施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25-30页 |
·高校感恩教育实施的成绩 | 第25-27页 |
·高校逐渐认识到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 第25页 |
·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益探索 | 第25-26页 |
·德育工作者对高校感恩教育的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 第26-27页 |
·高校感恩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感恩教育理念落后,目标不明 | 第27-28页 |
·感恩教育课程缺位,内容匮乏 | 第28-29页 |
·感恩教育途径狭窄,方式僵化 | 第29-30页 |
5 推进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 第30-42页 |
·确立高校感恩教育原则,指导感恩教育工作 | 第30-31页 |
·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30-31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31页 |
·更新高校感恩教育理念,调整感恩教育目标 | 第31-33页 |
·更新高校感恩教育理念,倡导多维教育观念 | 第31-32页 |
·明确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 | 第32-33页 |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感恩教育 | 第33-35页 |
·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 | 第34页 |
·丰富并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的感恩教育素材 | 第34页 |
·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学科的教学中 | 第34-35页 |
·拓宽高校感恩教育实施的途径,增强实效性 | 第35-38页 |
·强化感恩教育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 第35-36页 |
·加强高校感恩环境和景观建设 | 第36-37页 |
·运用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感恩教育 | 第37-38页 |
·提升高校教师感恩品质,发挥高校教师的人格感染作用 | 第38-39页 |
·构建高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合作协调机制 | 第39-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