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湖北京山民歌的风格及演唱探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京山民歌的文化成因第10-20页
   ·京山民歌的历史源流第10-13页
   ·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第13-14页
   ·民风、民俗第14-17页
   ·语言因素第17-20页
第二章 京山民歌的类型特征第20-36页
   ·京山民歌的体裁第20-29页
     ·号子第21页
     ·山歌第21-22页
     ·田歌第22-24页
     ·灯调第24-27页
     ·小调第27-29页
     ·风俗歌第29页
   ·京山民歌的风格类型第29-36页
     ·抒情优美第30-31页
     ·欢快活跃第31-32页
     ·粗犷、豪放第32页
     ·诙谐、幽默第32-33页
     ·凄婉、悲愤、仇恨第33-34页
     ·哀伤、思念第34-36页
第三章 京山民歌演唱的地方色彩第36-56页
   ·京山民歌的方言色彩区第36-42页
     ·中片方言区及其民歌第38-39页
     ·南片方言区及其民歌第39-40页
     ·北片方言区及其民歌第40-42页
   ·京山民歌的押韵第42-44页
   ·京山民歌音阶调韵系统和结构类型第44-47页
     ·京山民歌音阶调韵系统第44-46页
     ·京山民歌的结构第46-47页
   ·京山民歌中的衬词第47-52页
     ·习惯用语衬词第48-49页
     ·句首起腔衬字、衬词第49页
     ·词尾衬词或拖腔衬词第49-50页
     ·帮腔衬词第50-51页
     ·衬词段第51-52页
   ·民间姊妹艺术的影响第52-56页
第四章 京山民歌演唱特征第56-82页
   ·京山民歌的演唱形式第56-57页
   ·京山民歌的演唱方法第57-72页
     ·呼吸方法第57-63页
     ·发声方法第63-67页
     ·共鸣腔的运用第67-70页
     ·咬字吐字第70-72页
   ·京山民歌的特色唱法第72-82页
     ·高腔唱法第72-74页
     ·滑音唱法第74-75页
     ·打轮子唱法第75-76页
     ·波音唱法第76-77页
     ·直音唱法第77-78页
     ·哭音唱法第78-79页
     ·震颤音唱法第79-82页
结语第82-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附录第88-92页
后记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绥宁苗族风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琴家耶律楚材、袁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