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论语》之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页
  (二) 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四、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 创新点第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二章 《论语》中德育思想综述第13-26页
 一、 《论语》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第13-17页
  (一) “仁、义、礼、智、信”的内涵第13-16页
  (二) “仁、义、礼、智、信”的内在关联第16-17页
 二、 《论语》中德育的方式第17-22页
  (一) 因材施教的方法第17-18页
  (二) 启发诱导的方法第18-19页
  (三) 寓教于乐的方法第19-20页
  (四) 学思结合的方法第20-21页
  (五) 以身作则的方法第21-22页
 三、 《论语》中德育的践履之道第22-26页
  (一) 中庸思想是德育实践指导方针第22-24页
  (二) 中庸与践履仁义礼智信的关系第24-26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的分析第26-35页
 一、 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第26-31页
  (一) 仁的缺失第26-27页
  (二) 义的缺失第27-28页
  (三) 礼的缺失第28-29页
  (四) 智的缺失第29-30页
  (五) 信的缺失第30-31页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1-35页
  (一) 社会不良道德观的影响第31-32页
  (二) 家庭道德观偏失的影响第32页
  (三) 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第32-33页
  (四) 大学生自身道德观的问题第33-35页
第四章 《论语》中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第35-45页
 一、 完善大学生德育的内容第35-39页
  (一) 仁以爱人第35-36页
  (二) 以义取利第36-37页
  (三) 明礼待人第37页
  (四) 明辨是非第37-38页
  (五) 诚实守信第38-39页
 二、 改进大学生德育的方法第39-43页
  (一) “因材施教”的当代意义第39-40页
  (二) “启发诱导”的当代意义第40-41页
  (三) “寓教于乐”的当代意义第41页
  (四) “学思结合”的当代意义第41-42页
  (五) “以身作则”的当代意义第42-43页
 三、 提高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能力第43-45页
  (一) 中庸对大学生德育践履的指导意义第43-44页
  (二) 中庸对大学生处世之道的指导意义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49页
个人简历第49-50页
研究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岗位设置的我国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下一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