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系统开发工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7-8页 |
·国外P2P研究现状 | 第7页 |
·国内P2P研究现状 | 第7-8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对等网络 | 第10-22页 |
·对等网络的概念 | 第10页 |
·对等网络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对等网络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P2P技术与现有互联网技术的比较 | 第12-13页 |
·对等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13-18页 |
·对等网络的应用 | 第18-19页 |
·P2P技术平台 | 第19-20页 |
·P2P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的研究 | 第22-31页 |
·NAT产生的背景 | 第22页 |
·NAT技术概述 | 第22-23页 |
·NAT地址术语介绍 | 第23页 |
·NAT的分类 | 第23-25页 |
·NAT技术对P2P应用的影响 | 第25-26页 |
·基于UDP协议P2P通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 | 第26-30页 |
·TCP连接下的NAT的穿透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截获器的设计 | 第31-48页 |
·网络层截获器 | 第31页 |
·Socket截获器 | 第31-47页 |
·注入API Hook | 第31-40页 |
·Socket代理协议 | 第40-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P2P系统开发工具设计 | 第48-61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拓扑结构无关性 | 第48页 |
·系统的透明性 | 第48页 |
·系统的安全性 | 第48页 |
·系统的强壮性 | 第48页 |
·系统的独立性 | 第48-49页 |
·P2P系统开发工具的总体需求 | 第49-51页 |
·系统总体概述 | 第49-50页 |
·服务器端的工作流程 | 第50页 |
·客户端的工作流程 | 第50-51页 |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51-54页 |
·通讯层 | 第51-53页 |
·处理层 | 第53-54页 |
·Socket层 | 第54页 |
·模块的主要功能 | 第54-60页 |
·用户上线 | 第54-55页 |
·用户离线 | 第55-56页 |
·文字通信 | 第56页 |
·多线程技术 | 第56-57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57-59页 |
·系统中的主要结构 | 第59-60页 |
·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