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空气过滤用高效低阻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构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7页
    1.1 引言第14-16页
    1.2 高效空气过滤技术第16-18页
        1.2.1 静电集尘式过滤技术第16页
        1.2.2 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第16-17页
        1.2.3 拉伸膜过滤技术第17-18页
        1.2.4 纤维过滤技术第18页
    1.3 纤维类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第18-22页
        1.3.1 国内外纤维类高效空气过滤材料发展概况第18-19页
        1.3.2 纤维类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分类第19-22页
    1.4 纤维类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评价指标第22-24页
        1.4.1 过滤效率第22页
        1.4.2 过滤等级第22-23页
        1.4.3 阻力压降第23页
        1.4.4 品质因子第23-24页
        1.4.5 容尘量和使用寿命第24页
    1.5 纤维类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机理第24-30页
        1.5.1 孤立纤维的颗粒捕集机理第24-27页
        1.5.2 孤立纤维的气流场分布第27-28页
        1.5.3 纤维集合体的捕集机理第28-29页
        1.5.4 纤维集合体的空气动力学第29-30页
    1.6 影响纤维类高效空气过滤材料性能的因素第30-33页
        1.6.1 纤维直径及纤维直径分布第30-31页
        1.6.2 纤维的截面形态第31页
        1.6.3 孔结构第31-32页
        1.6.4 纤维集合体的孔隙率第32页
        1.6.5 纤维排列结构第32-33页
    1.7 静电纺纳米纤维高效过滤材料第33-36页
        1.7.1 静电纺丝技术原理第33-34页
        1.7.2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结构特点第34-35页
        1.7.3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过滤机理研究第35页
        1.7.4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高效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第35-36页
    1.8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7页
第二章 具有空气滑移效应PAN纤维膜的构建与性能研究第47-66页
    2.1 引言第47-48页
    2.2 实验部分第48-51页
        2.2.1 实验原料第48页
        2.2.2 溶液配制第48页
        2.2.3 具有滑移效应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第48-49页
        2.2.4 表征方法第49-5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1-62页
        2.3.1 纤维形态及结构分析第52-54页
        2.3.2 滑移效应的实验验证第54-55页
        2.3.3 单纤维及其集合体的空气滑移效应模型构建第55-57页
        2.3.4 孔结构与滑移效应的构效关系研究第57-60页
        2.3.5 具有滑移效应纳米纤维膜的PM_(2.5)净化性能第60-62页
    2.4 本章小结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第三章 兼具透湿和净化PM_(2.5) 功能的PVDF/PAN纤维膜的构建与性能研究第66-87页
    3.1 引言第66-67页
    3.2 实验部分第67-70页
        3.2.1 实验原料第67页
        3.2.2 溶液配制第67页
        3.2.3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第67-68页
        3.2.4 表征方法第68-7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0-83页
        3.3.1 可清洗型透气个体防护材料的设计、形貌结构和性质第70-73页
        3.3.2 环境湿度对材料压阻影响规律的研究第73-74页
        3.3.3 复合纤维膜的透湿机制研究第74-76页
        3.3.4 纳米纤维材料的亲水性能调控第76-79页
        3.3.5 具有梯度润湿性的纳米纤维材料结构构筑第79-81页
        3.3.6 压阻和透湿量的关系第81-82页
        3.3.7 长效使用性能的实地测试的和耐清洗性能评价第82-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四章 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PVDF纳米纤维膜的构建与性能研究第87-105页
    4.1 引言第87页
    4.2 实验部分第87-89页
        4.2.1 实验原料第87-88页
        4.2.2 溶液配制第88页
        4.2.3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第88页
        4.2.4 纤维膜的表征第88-8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9-100页
        4.3.1 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空气阻力研究第89-91页
        4.3.2 空气阻力与孔径的关系第91-93页
        4.3.3 聚合物结构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第93-95页
        4.3.4 纤维直径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第95-97页
        4.3.5 高负离子释放量纳米纤维材料的最优化设计第97-99页
        4.3.6 PM_(2.5) 净化性能的评价第99-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第五章 驻极PVB/Si_3N_4复合纤维膜的构建及性能研究第105-119页
    5.1 引言第105-106页
    5.2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5.2.1 实验原料第106页
        5.2.2 溶液配制第106页
        5.2.3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第106-107页
        5.2.4 纤维膜的表征第10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7-115页
        5.3.1 PVB/Si_3N_4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第107-109页
        5.3.2 Si_3N_4含量对PVB/Si_3N_4纳米纤维膜驻极衰减性能的影响第109-110页
        5.3.3 不同环境下驻极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的驻极性能分析第110-111页
        5.3.4 PVB/Si_3N_4-FPU纳米纤维膜的构筑及其驻极性能研究第111-113页
        5.3.5 高效PVB/Si_3N_4-FPU纳米纤维膜的构筑及其过滤性能研究第113-115页
    5.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创新点第119-122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19-120页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0-121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121-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江平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我国腐败犯罪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