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5-1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二、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一、碳循环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二、LUCC重建与格局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三、研究现状总结与展望 | 第2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6-3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二、论文主要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三、创新点总结 | 第28-3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第31-33页 |
一、研究区概况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3-36页 |
一、气候数据 | 第33页 |
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 | 第33-3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三江平原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分析 | 第37-79页 |
第一节 三江平原气候变化 | 第37-40页 |
一、气温变化 | 第37-39页 |
二、降水变化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 | 第40-76页 |
一、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第40-67页 |
二、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第67-7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四章 DLEM模型方案设计与结果验证 | 第79-93页 |
第一节 DLEM模型介绍 | 第79-87页 |
一、DLEM简介 | 第79-84页 |
二、参数本地化 | 第84-85页 |
三、模拟方案设计 | 第85-87页 |
第二节 模型输入数据集重建 | 第87-89页 |
一、气象数据处理 | 第87页 |
二、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 第87-88页 |
三、其它输入数据生成与处理 | 第88-89页 |
第三节 模拟结果验证 | 第89-91页 |
一、站点验证 | 第89-90页 |
二、与之前研究对比验证 | 第90-9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三江平原NPP动态变化分析 | 第93-101页 |
第一节 三江平原NPP时空变化格局分析 | 第93-95页 |
一、时间变化分析 | 第93-94页 |
二、空间变化分析 | 第94-95页 |
第二节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NPP时空变化分析 | 第95-97页 |
一、时间变化分析 | 第95-96页 |
二、空间变化分析 | 第96-97页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第97-9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三江平原NPP变化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第101-109页 |
第一节 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三江平原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一、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二、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沼泽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第二节 定量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管理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一、定量评估LUCC对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二、定量评估N施肥对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4页 |
三、定量评估LUCC对沼泽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4页 |
四、定量评估N施肥对沼泽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第三节 定量其他驱动因子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一、定量评估CO2浓度升高对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5页 |
二、定量评估N沉降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5页 |
三、定量评估CO2浓度升高对沼泽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5页 |
四、定量评估N沉降变化对沼泽NPP变化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第106-10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七章 NPP变化对不同影响因子变化响应分析 | 第109-117页 |
第一节 NPP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109-110页 |
第二节 NPP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 第110-111页 |
第三节 NPP变化对其它驱动因子的响应 | 第111-114页 |
一、NPP变化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 | 第111-112页 |
二、NPP变化对N沉降变化的响应 | 第112-113页 |
三、NPP变化对N施肥量变化的响应 | 第113-11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119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