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前言第12-17页
 一、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第12页
 二、课题研究目的第12-13页
 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第13页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第13-16页
 五、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环境权理论的演变第17-47页
 第一节 环境权的提出第17-25页
  一、环境第17-19页
  二、环境问题第19-22页
  三、环境权的提出第22-25页
 第二节 环境权的涵义第25-34页
  一、导言第25-26页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第26-29页
  三、“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及批判第29-34页
 第三节 环境权在国外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演变第34-42页
  一、国外关于环境权的基本理论第34-39页
  二、国外关于环境权的立法第39-41页
  三、国外关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第41-42页
 第四节 环境权在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演变第42-47页
  一、立法状况第42-45页
  二、司法实践第45-47页
第二章 环境权的性质辨析第47-94页
 第一节 关于环境权法律属性的学说及评析第47-59页
  一、“否定论”及评析第47-51页
  二、“肯定论”及评析第51-54页
  三、小结第54-59页
 第二节 作为人权的环境权第59-73页
  一、环境权与人权关系第59-63页
  二、环境权在人权体系中的地位第63-70页
  三、作为人权的环境权之证成的意义第70-73页
 第三节 宪法上的环境权第73-83页
  一、导言第73-75页
  二、宪法中规定环境权的立法例及启示第75-77页
  三、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障第77-81页
  四、余论第81-83页
 第四节 私法上环境权的确立第83-94页
  一、公法上的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第83-84页
  二、确立私法上环境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84-89页
  三、私法上的环境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关系第89-94页
第三章 私法上环境权的构建第94-119页
 第一节 私权性环境权体系的构建第94-97页
  一、人格权体系构建模式的启示第94-97页
  二、私法上环境权体系的构建第97页
 第二节 私法上环境权的要素第97-119页
  一、私法上环境权的主体第97-109页
  二、私法上环境权的客体第109-112页
  三、环境权的内容第112-119页
第四章 私法上环境权的救济第119-163页
 第一节 导论第119-131页
  一、私法上环境权救济的含义分析第119-123页
  二、私法上环境权救济的基本理念第123-128页
  三、私法上环境权救济之途径——民事责任第128-131页
 第二节 私法上环境权救济的特殊性之一——归责原则第131-137页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第131-132页
  二、归责原则的演进一:从结果责任到过错责任第132-134页
  三、归责原则的演进二:从一般过错到过错推定第134-135页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法中的确立第135-137页
 第三节 私法上环境权救济的特殊性之二——因果关系第137-148页
  一、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的认定第137-139页
  二、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侵权诉讼中的现实困境第139-142页
  三、日本公害诉讼中因果关系推定方法的适用及启示第142-146页
  四、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的立法选择第146-148页
 第四节 私法上环境权救济的特殊性之三:免责事由第148-151页
  一、环境侵权免责事由的概念和特点第148-149页
  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的类型第149-151页
 第五节私法上环境权救济的特殊性之四:责任承担方式与诉讼时效第151-163页
  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第151-156页
  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第156-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9页
致谢第169-170页
简历第170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对中国环境法学研究路径的思考
下一篇:时滞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滑模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