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芍药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生态习性研究 | 第12-13页 |
·温度要求 | 第12-13页 |
·光照要求 | 第13页 |
·水分要求 | 第13页 |
·土壤要求 | 第13页 |
·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 第13-15页 |
·生命周期 | 第13页 |
·年生长周期 | 第13-14页 |
·花芽分化 | 第14-15页 |
·芍药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芍药盆栽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芍药盆花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 第16-20页 |
·品种选择 | 第16-17页 |
·栽培基质 | 第17页 |
·低温量 | 第17-18页 |
·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 第18-20页 |
·芍药大田栽培技术研究 | 第20-22页 |
·繁殖技术 | 第20-21页 |
·施肥技术 | 第21页 |
·病虫害及杂草防治技术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栽培方式对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 | 第24-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5页 |
·生长指标观测方法 | 第24-25页 |
·管理措施 | 第25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不同栽培方式对芍药株高、冠幅及复叶数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栽培方式对芍药开花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不同栽培方式对芍药株高、花蕾生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栽培方式对芍药干重的影响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3 芍药盆栽基质筛选研究 | 第32-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生长指标观测方法 | 第32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32页 |
·管理措施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不同盆栽基质理化性质分析 | 第33-34页 |
·不同盆栽基质中芍药株高、冠幅及复叶数量情况 | 第34-35页 |
·不同盆栽基质中芍药开花情况 | 第35-36页 |
·不同盆栽基质中芍药株高和花蕾生长情况 | 第36-39页 |
·不同盆栽基质中芍药干重对比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4 盆栽芍药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 第41-61页 |
·不同营养溶液对盆栽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 | 第41-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材料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盆栽基质底肥情况 | 第42页 |
·施肥试验设计依据 | 第42-43页 |
·不同营养溶液对盆栽芍药株高和冠幅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营养溶液对盆栽芍药开花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盆栽芍药生长期叶片营养和基质速效养分动态变化分析 | 第46-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页 |
·材料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盆栽芍药生长期叶片氮元素和基质碱解氮含量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盆栽芍药生长期叶片磷元素和基质速效磷含量变化分析 | 第47-48页 |
·盆栽芍药生长期叶片钾元素和基质速效钾含量变化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页 |
·栽培环境对盆栽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 | 第50-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页 |
·材料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栽培环境对盆栽芍药株高和冠幅的影响 | 第50-51页 |
·栽培环境对盆栽芍药开花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盆栽芍药育蕾期和花期温室与室外温湿度条件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摘除侧蕾对盆栽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 | 第54-5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4页 |
·材料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摘除侧蕾对盆栽芍药株高、冠幅的影响 | 第54-55页 |
·摘除侧蕾对盆栽芍药开花的影响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页 |
·越冬方式对盆栽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 | 第56-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6页 |
·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越冬方式对盆栽芍药株高和冠幅的影响 | 第56-57页 |
·越冬方式对盆栽芍药开花的影响 | 第57-58页 |
·不同越冬方式下温湿度状况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5 解除芍药休眠过程中的低温量研究 | 第61-6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62页 |
·材料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不同时期进温室芍药已积累的低温量的计算 | 第62页 |
·不同低温量积累后赤霉素对芍药株高和花蕾生长的影响 | 第62-64页 |
·不同低温量累积后赤霉素对芍药成蕾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不同低温量累积后赤霉素对芍药开花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芍药生长期温室温湿度状况分析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6 芍药盆栽品种的确定 | 第69-70页 |
7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图版 | 第75-78页 |
个人简介 | 第78-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