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一、从三鹿奶粉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 第9-18页 |
(一) 奶站监管职责不清,成为监管空白地带 | 第9-10页 |
(二) 免检制度成为企业制假造假的温床 | 第10-12页 |
(三) 食品标准存在严重问题,监测水平严重滞后 | 第12-13页 |
(四) 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政府职能亟待转变 | 第13-14页 |
(五) 食品安全监管属于“救火式”突击监管模式缺乏长效监管机制 | 第14-15页 |
(六) 部门间协调不足,存在监管空白 | 第15页 |
(七)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严重缺乏 | 第15-16页 |
(八) 安全风险信息公开和传导机制不到位 | 第16页 |
(九) 行业协会没有尽到应尽职责 | 第16-17页 |
(十)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 第17-18页 |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8-32页 |
(一) 监管体制设计存在缺陷 | 第18-23页 |
(二) 行政执法过程存在缺陷 | 第23-29页 |
(三) 司法过程中存在缺陷 | 第29-32页 |
三、域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32-38页 |
(一)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32-34页 |
(二) 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34-35页 |
(三)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35-38页 |
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的思考 | 第38-45页 |
(一) 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 第38-40页 |
(二) 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 | 第40-41页 |
(三) 法治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41-43页 |
(四) 企业的法律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 | 第43页 |
(五) 社会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