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与天然气管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管网供气能力对联合循环电站负荷的限制 | 第13-29页 |
·城市天然气与电力用户的负荷特点 | 第13-14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的运行特点 | 第14-17页 |
·顶循环系统运行 | 第14-16页 |
·底循环系统运行 | 第16-17页 |
·联合循环系统的整体建模 | 第17-23页 |
·建模软件介绍 | 第17-18页 |
·联合循环系统主要部件的建模原理 | 第18-21页 |
·系统整体建模 | 第21-23页 |
·管网供气量对联合循环电站的负荷约束范围分析 | 第23-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联合循环电站天然气调压站的介绍及特性分析 | 第29-36页 |
·天然气调压站系统配置概述 | 第29-33页 |
·入口单元 | 第29-30页 |
·旋风分离单元 | 第30页 |
·精过滤单元 | 第30-31页 |
·调压单元 | 第31-32页 |
·换热单元 | 第32页 |
·增压单元 | 第32-33页 |
·调压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第33-35页 |
·压力控制部件的特性分析 | 第33-34页 |
·天然气调压站系统的压降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燃气电站与天然气管网的耦合特性分析 | 第36-59页 |
·天然气管网模型 | 第36-41页 |
·天然气管网仿真的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天然气管网的稳动态仿真模型 | 第38-41页 |
·燃气电站燃料消耗模型 | 第41-42页 |
·耦合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42-48页 |
·耦合模型的边界条件分析 | 第43页 |
·耦合模型的求解 | 第43-48页 |
·燃气电站升负荷运行对管网的影响特性分析 | 第48-55页 |
·供气方式与燃气电站升负荷速率 | 第48-53页 |
·定流供气时差的比较分析 | 第53-55页 |
·特殊工况模拟 | 第55-58页 |
·管道储气供燃机调峰 | 第55-56页 |
·燃气电站跳机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