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县农村电气化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选题意义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项目评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农村电气化项目效益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农村电气化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农村电气化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 第12页 |
·国农村电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 | 第12-16页 |
·国农村电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 第12-13页 |
·我国农村电气化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三章 风村电气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6-24页 |
·农村电气化经济效益评述 | 第16-18页 |
·社会效益 | 第16页 |
·生态效益 | 第16-17页 |
·经济效益 | 第17-18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18-19页 |
·农村电气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20页 |
·能源效益指标 | 第19页 |
·经济效益指标 | 第19-20页 |
·生态效益指标 | 第20页 |
·社会效益指标 | 第20页 |
·农村电气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4页 |
第四章 农村电气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模型 | 第24-33页 |
·农村电气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的原理 | 第24-25页 |
·评价模型 | 第25-33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25-2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6-29页 |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26页 |
·标度的选取 | 第26-27页 |
·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27-28页 |
·权值的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9-3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宽城县农村电气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 | 第33-45页 |
·宽城县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概况 | 第33-36页 |
·宽城县县域概况 | 第33-34页 |
·宽城农村电气化项目背景和依据 | 第34页 |
·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宽城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 第36-4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9页 |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39页 |
·单因素隶属度评判 | 第39-41页 |
·评语集的确定 | 第39页 |
·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第39-41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一级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二级综合评价 | 第42-43页 |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