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 硫苷简介 | 第11-24页 |
·硫苷结构及分类 | 第11-12页 |
·硫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含量 | 第12-13页 |
·硫苷合成和降解 | 第13-16页 |
·硫苷的生物合成 | 第13-15页 |
·硫苷的降解 | 第15-16页 |
·硫苷及其降解产物的抗癌作用 | 第16-18页 |
·硫苷的生物功能 | 第16-17页 |
·硫苷及降解产物异硫氰酸酯的抗癌作用 | 第17-18页 |
·硫苷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硫苷总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单种硫苷的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烯丙基硫苷及其降解产物 | 第21-22页 |
·油菜及其中的硫苷 | 第22-24页 |
·油菜中的硫苷 | 第22-23页 |
·影响油菜种子硫苷含量的因素 | 第23-24页 |
2 植物次生代谢 | 第24-28页 |
·次生代谢和次级产物 | 第24-25页 |
·细胞培养中次级代谢物的调控 | 第25-28页 |
·筛选高产细胞系 | 第25页 |
·调控营养水平 | 第25-26页 |
·前体饲喂 | 第26-27页 |
·优化培养环境 | 第27页 |
·诱导作用 | 第27-28页 |
3 本研究立项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烯丙基硫苷的提取与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29-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试验试剂 | 第29页 |
·试验仪器 | 第29页 |
·烯丙基硫苷的不同提取参数单因子试验 | 第29-30页 |
·烯丙基硫苷HPLC 检测条件的筛选 | 第30-31页 |
·烯丙基硫苷的提取 | 第30-31页 |
·HPLC 检测条件筛选 | 第31页 |
·烯丙基硫苷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油菜种子含量测定 | 第31页 |
·烯丙基硫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含量测定 | 第31页 |
·种子烯丙基硫苷回收率和方法精密度 | 第3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1-34页 |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34-36页 |
·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烯丙基硫苷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6页 |
·不同品种(系)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含量的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方法加标回收率和方法精密度实验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油菜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 | 第38-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陇油5 号种子的灭菌和无菌苗的获得 | 第38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8-40页 |
·培养基的筛选 | 第38-39页 |
·不同激素浓度的筛选 | 第39-40页 |
·观察统计 | 第40页 |
·油菜种子胚和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40页 |
·油菜种子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 第40-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激素浓度对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5-46页 |
·油菜种子胚和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46页 |
·油菜种子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外源物质添加对油菜愈伤组织烯丙基硫苷的影响及硫苷合成动力学研究 | 第49-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前体物质的添加 | 第49页 |
·不同糖源处理 | 第49页 |
·生长周期愈伤组织生物量和烯丙基硫苷含量的变化 | 第49页 |
·油菜愈伤组织中烯丙基硫苷的制备与测定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前体物质添加对油菜愈伤组织增殖量和烯丙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前体物质添加对油菜愈伤组织增殖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前体物质添加对油菜愈伤烯丙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前体物质添加对油菜愈伤烯丙基硫苷产量的影响 | 第52页 |
·糖源处理对油菜愈伤组织增殖量和烯丙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糖源处理对油菜愈伤组织增殖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糖源处理对油菜愈伤组织烯丙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收获时间的愈伤增殖量和烯丙基硫苷含量 | 第54-56页 |
·不同收获时间的愈伤增殖量 | 第54-55页 |
·不同收获时间的烯丙基硫苷含量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前体氨基酸处理对愈伤组织和烯丙基硫苷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糖源处理对愈伤组织和烯丙基硫苷的影响 | 第57页 |
·不同收获时间的愈伤增殖和烯丙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图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