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中草药提取液对白灵菇深层发酵多糖的影响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白灵菇 | 第9-10页 |
·真菌多糖 | 第10-14页 |
·多糖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10-11页 |
·多糖的提纯与结构 | 第11-12页 |
·多糖的来源 | 第12页 |
·真菌多糖的生物功效 | 第12-13页 |
·真菌多糖应用与展望 | 第13-14页 |
·五味中药简介 | 第14-16页 |
·当归 | 第15页 |
·党参 | 第15-16页 |
·黄芪 | 第16页 |
·甘草 | 第16页 |
·板蓝根 | 第16页 |
·中药对真菌多糖的影响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7-21页 |
·白灵菇的深层发酵 | 第18-19页 |
·白灵菇多糖提取与分离 | 第19-20页 |
·白灵菇多糖纯化与结构鉴定 | 第20页 |
·白灵菇多糖的药用价值 | 第20-21页 |
1 前言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材料 | 第22-24页 |
·菌种 | 第22页 |
·中草药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30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0-53页 |
·中药提取液浓度的筛选 | 第30-35页 |
·党参提取液适宜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30-31页 |
·当归提取液适宜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31-32页 |
·甘草提取液适宜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32-33页 |
·板蓝根提取液适宜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33-34页 |
·黄芪提取液适宜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34-35页 |
·添加中草药提取液的液体发酵培养 | 第35-48页 |
·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第35-37页 |
·胞内多糖的动态变化 | 第37-39页 |
·胞外多糖的动态变化 | 第39-41页 |
·各中药对白灵菇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影响的效果 | 第41-42页 |
·pH的动态变化 | 第42-44页 |
·发酵液粘度的动态变化 | 第44-45页 |
·菌丝球密度的动态变化 | 第45-46页 |
·菌丝球直径的动态变化 | 第46-48页 |
·不同破壁方法对白灵菇细胞破壁效果的比较 | 第48-52页 |
·机械研磨法破壁 | 第48-49页 |
·超声波法破壁 | 第49页 |
·蜗牛酶法破壁 | 第49-51页 |
·三种破壁效果比较 | 第51-52页 |
·白灵菇胞内多糖组份的测定 | 第52-53页 |
4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导师简介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