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3页
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第13-19页
   ·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第13-16页
     ·积极心理学兴起的必然性第13-14页
     ·积极心理学兴起的可能性第14页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第14-16页
   ·积极心理学的特征第16-17页
     ·倡导积极的取向第16页
     ·致力于实现价值的回归第16-17页
     ·坚持科学实证第17页
   ·积极心理学的功能第17-19页
     ·积极增进第17页
     ·积极预防第17-18页
     ·积极治疗第18-19页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第19-25页
   ·消极心理学取向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第19页
     ·削弱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第19页
     ·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对立关系第19-20页
     ·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第20页
   ·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第20-25页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第20-22页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第22-25页
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25-32页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第25-27页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依据第25-26页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第26-27页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27-28页
     ·兼顾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化解第27页
     ·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第27页
     ·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第27-28页
     ·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第28页
     ·建立起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第28页
   ·案例第28-32页
     ·构建“五级联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第29页
     ·建立大学生互助心理网络平台第29-30页
     ·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第30-32页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法第32-47页
   ·积极的心理测量技术第32-40页
     ·主观幸福感测量第32-34页
     ·积极人格力量测量第34-39页
     ·意义测量第39-40页
   ·积极心理干预第40-43页
     ·五阶段疗法第41-43页
     ·增进乐观的ABCDE 模式第43页
   ·积极应对挫折第43-44页
     ·引起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因素第43-44页
     ·构建积极的挫折抵御机制第44页
   ·大学生性格与个性的优化第44-45页
     ·大学生个性与性格概述第44页
     ·大学生个性与性格的优化的途径第44-45页
   ·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45-47页
     ·开设积极心理学学科课程第46页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第46页
     ·注重融合性课程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渗透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下一篇:EAM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