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 ·张拉索膜结构简介 | 第12-15页 |
| ·张拉索膜结构的材料性能 | 第12-13页 |
| ·张拉索膜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0页 |
| ·张力膜受力褶皱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索系失效的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张拉索膜结构的形态分析 | 第31-52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相关分析程序简介 | 第31-33页 |
| ·Strand7 简介 | 第31-32页 |
| ·Strand7API 简介 | 第32-33页 |
| ·基本理论 | 第33-40页 |
| ·三节点膜单元的形函数矩阵 | 第33-34页 |
| ·几何方程 | 第34-37页 |
|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平衡方程 | 第37-38页 |
| ·找形计算时的基本方程 | 第38-40页 |
| ·基于Strand7 的索膜结构找形分析和程序实现 | 第40-43页 |
| ·找形分析步骤 | 第40页 |
| ·实例验证 | 第40-43页 |
| ·在适当时刻考虑索找力的找形方法 | 第43-50页 |
| ·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流程 | 第43-44页 |
| ·工程实例计算 | 第44-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褶皱膜的局部坐标系转置和刚度等效法分析 | 第52-78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基本理论 | 第52-63页 |
| ·新方法思路的形成 | 第52-57页 |
| ·新方法分析褶皱单元的步骤 | 第57-59页 |
| ·局部坐标系转置后的等效弹性矩阵 | 第59-62页 |
| ·单元的褶皱处理 | 第62-63页 |
| ·褶皱处理时的精度设置 | 第63页 |
| ·实例分析 | 第63-77页 |
| ·马鞍型双曲抛物面索膜结构 | 第63-71页 |
| ·伞形张拉索膜结构 | 第71-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四章 褶皱膜的剪切模量归零和刚度等效法分析 | 第78-101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78-83页 |
| ·方法1 的基本思路及存在的问题 | 第78-79页 |
| ·方法2 的思路和优势 | 第79-80页 |
| ·方法2 褶皱处理的理论推导 | 第80-83页 |
| ·小型膜结构的计算分析对比 | 第83-93页 |
| ·结构参数描述 | 第83页 |
| ·计算分析对比 | 第83-93页 |
| ·方法2 在膜工程中的应用 | 第93-100页 |
| ·星海文化广场 | 第93-99页 |
| ·深圳宝安体育场 | 第99-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五章 索构件的失效分析及其重要性研究 | 第101-125页 |
| ·引言 | 第101页 |
| ·索构件的失效分析 | 第101-102页 |
| ·索的松弛处理 | 第101-102页 |
| ·索的破断处理 | 第102页 |
| ·重要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02-111页 |
| ·结构的易损性和鲁棒性 | 第103页 |
| ·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103-104页 |
| ·柔性体系基于刚度变化的构件重要性分析 | 第104-108页 |
| ·DARE 法分析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 第108-110页 |
| ·柔性构件重要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第110-111页 |
| ·重要构件的重要性弱化分析 | 第111页 |
| ·实例计算结果 | 第111-123页 |
| ·基本参数 | 第111-112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112-117页 |
| ·重要性系数计算 | 第117-118页 |
| ·关键构件的重要性弱化分析 | 第118-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 第六章 索系系统的失效分析 | 第125-149页 |
| ·引言 | 第125页 |
| ·基本理论 | 第125-133页 |
| ·索系失效的判别准则 | 第125-126页 |
| ·索构件可靠度指标的求法 | 第126-129页 |
| ·寻找索系主要失效模式的路径可靠数法 | 第129-131页 |
| ·主要失效模式的相关性 | 第131-132页 |
| ·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第132-133页 |
| ·索系结构系统失效分析的步骤 | 第133页 |
| ·计算实例 | 第133-148页 |
| ·经典桁架结构 | 第133-138页 |
| ·大型索系结构 | 第138-1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 结论和建议 | 第149-152页 |
| 本文创新点及主要成果 | 第149-150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50页 |
| 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50-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2-16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4-166页 |
| 致谢 | 第166-167页 |
| 附表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