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涵道式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3页 |
| ·无人机的发展历史 | 第8-11页 |
| ·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课题的意义及必要性 | 第12-13页 |
| ·涵道风扇式无人飞行器的技术特点 | 第13-14页 |
| ·涵道风扇式无人飞行器的优点 | 第13-14页 |
| ·涵道风扇式无人飞行器的技术难题 | 第14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无人机模型的建立 | 第16-25页 |
| ·飞行器的机械结构 | 第16-17页 |
| ·动力学系统的相关坐标系 | 第17-18页 |
| ·东北天坐标系O-XYZ | 第18页 |
| ·本体坐标系O-X_bY_bZ_b | 第18页 |
| ·基准坐标系O-X_sY_sZ_s | 第18页 |
| ·惯性坐标系O-X_iY_iZ_i | 第18页 |
| ·姿态运动学分析 | 第18-21页 |
| ·姿态动力学分析 | 第21-24页 |
| ·干扰分析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控制方法研究 | 第25-38页 |
| ·解耦控制理论 | 第25-26页 |
| ·线性定常状态反馈控制律 | 第26-27页 |
| ·极点配置问题 | 第27-28页 |
| ·系统的结构特征量 | 第28-30页 |
| ·动态解耦条件 | 第30-34页 |
| ·解耦控制综合算法 | 第34页 |
| ·解耦控制仿真实例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鲁棒控制系统研究 | 第38-54页 |
| ·标准H_2 控制 | 第38-41页 |
| ·标准H_∞控制 | 第41-43页 |
| ·多目标H_2 / H_∞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 | 第43-44页 |
| ·参数不确定系统鲁棒控制 | 第44-49页 |
| ·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无人机控制系统实现 | 第54-62页 |
| ·控制平台的构建 | 第54-57页 |
| ·STA飞行控制系统 | 第54-56页 |
| ·飞行监测地面站 | 第56-57页 |
| ·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57-61页 |
| ·发动机控制 | 第58-59页 |
| ·姿态控制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