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构造论文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研究

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发动机磨合工艺第9-12页
     ·发动机磨合的意义第9-11页
     ·发动机磨合规范第11-12页
   ·发动机冷磨合工艺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分级定时冷磨合规范第12页
     ·其它冷磨合规范第12-13页
     ·现存台架冷磨合方法及设备第13页
   ·发动机冷磨合工艺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现有冷磨合规范存在的不足第14页
     ·现存台架冷磨合方法及设备存在的不足第14-15页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5-16页
   ·本章小节第16-17页
第2章 发动机冷磨合影响因素分析第17-27页
   ·发动机零部件磨合过程分析第17-19页
     ·发动机正常磨损规律第17-18页
     ·发动机零部件正常磨合过程分析第18-19页
   ·发动机冷磨合影响因素分析第19-26页
     ·活塞环几何形状对磨合的影响第19页
     ·缸套、活塞环表面粗糙度对磨合的影响第19-20页
     ·转速对磨合的影响第20-22页
     ·零件表面质量对磨合的影响第22页
     ·温度对磨合的影响第22-23页
     ·修理质量对磨合的影响第23-24页
     ·润滑油对磨合的影响第24-25页
     ·加载载荷对磨合的影响第25-26页
   ·本章小节第26-27页
第3章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研究第27-45页
   ·发动机冷磨合规范第27-29页
     ·完成冷磨合标志第27页
     ·发动机冷磨合规范第27-28页
     ·优化的发动机冷磨合规范及冷磨合系统第28-29页
   ·冷磨合过程中发动机反拖扭矩及气缸压缩压力变化规律第29-40页
     ·冷磨合时反拖阻力矩的组成第29-33页
     ·冷磨合时反拖阻力矩变化规律第33-40页
     ·冷磨合时气缸最大压缩压力变化规律第40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的制定第40-44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加载载荷第40-41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起止转速及调级方式第41-43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每级转速磨合时间第43-44页
   ·本章小节第44-45页
第4章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设计开发第45-91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第45-47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工作原理第45-46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设计第46-47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试验台设计开发第47-59页
     ·试验台地基基础第47-51页
     ·反拖系统第51-53页
     ·发动机三维可调固定支撑架设计开发第53-55页
     ·试验台外购设备的选型第55-59页
   ·试验台磨合辅助工作系统第59-65页
     ·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第59-61页
     ·中冷器温度控制系统第61-63页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第63-65页
   ·信号采集、输入转换及输出控制系统第65-77页
     ·信号采集设备第67-70页
     ·信号转换设备第70-72页
     ·输出控制设备第72-73页
     ·工控机及系统总控电源第73-75页
     ·系统采集信号的标定第75-77页
   ·视情冷磨合系统控制软件开发第77-89页
     ·系统软件操作控制过程第78-80页
     ·系统监测控制程序工作过程第80-83页
     ·外购数据转换设备及配套软件的设定第83-87页
     ·系统分析控制程序工作过程第87-89页
   ·本章小节第89-91页
第5章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制定及应用分析第91-111页
   ·斯太尔WD615.64/74型柴油发动机台架磨合试验第91-95页
     ·斯太尔WD615.64/74型柴油发动机性能参数第91页
     ·发动机安装固定及与系统连接第91-92页
     ·磨合转速确定及冷磨合规范制定控制软件第92-94页
     ·试验第94-95页
   ·试验数据分析及视情冷磨合规范制定第95-108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95-107页
     ·斯太尔WD615.64/74柴油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第107-108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及系统应用分析第108-110页
     ·制定视情冷磨合规范应用第108-109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应用分析第109页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应用分析第109-110页
   ·本章小节第110-11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1-113页
   ·总结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摘要第122-125页
ABSTRACT第125-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油机固—液耦合及沸腾传热研究
下一篇:高粘粒含量吹填土加固过程中结构强度的模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