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段图像仿生假彩色融合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4页 |
·图像融合 | 第10-11页 |
·彩色融合 | 第11-12页 |
·假彩色原理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2. 多波段图像假彩色融合常用算法 | 第18-37页 |
·多波段图像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基于RGB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19-24页 |
·三基色原理 | 第19-20页 |
·RGB 颜色空间 | 第20-21页 |
·RGB 空间特性分析 | 第21-22页 |
·RGB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22-24页 |
·基于HSV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24-28页 |
·HSV 颜色空间 | 第25页 |
·RGB 与HSV 的转换 | 第25-27页 |
·HSV 空间特性分析及融合 | 第27-28页 |
·基于YIQ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28-33页 |
·YIQ 颜色空间 | 第28-31页 |
·RGB 与YIQ 的转换 | 第31页 |
·YIQ 空间特性分析及融合 | 第31-33页 |
·数学形态学目标增强法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假彩色融合 | 第37-51页 |
·人类视觉系统简介 | 第37-40页 |
·视网膜受域 | 第40-42页 |
·视网膜受域的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ON、OFF 系统的作用 | 第43-44页 |
·视觉模型参数的作用及取值范围 | 第44-45页 |
·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假彩色融合 | 第45-50页 |
·基于RGB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45-47页 |
·基于HSV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47-49页 |
·基于YIQ 颜色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基于响尾蛇视觉模型的假彩色融合 | 第51-63页 |
·响尾蛇视觉系统 | 第51-52页 |
·双模式细胞的数学模型 | 第52-55页 |
·仿双模式细胞的假彩色融合 | 第55-62页 |
·基于RGB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56-58页 |
·基于HSV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58-60页 |
·基于YIQ 空间的假彩色融合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假彩色融合图像质量评价 | 第63-72页 |
·主观评价 | 第63-66页 |
·主观评价的指标 | 第63-64页 |
·主观评价实验 | 第64-66页 |
·客观评价 | 第66-71页 |
·常用的客观评价指标 | 第66-68页 |
·假彩色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比较评价 | 第68-69页 |
·假彩色融合图像之间的评价方法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