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山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及涌水量预测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水文地质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主要目标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选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隧址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第17-32页 |
·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 | 第17-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气象水文 | 第18-19页 |
·岩石建造特征 | 第19-22页 |
·第四系堆积层 | 第19-20页 |
·上震旦统灯影组 | 第20页 |
·下震旦统开建桥组 | 第20页 |
·下震旦统苏雄组 | 第20-22页 |
·地质构造特征 | 第22-29页 |
·褶皱构造 | 第22-23页 |
·断层构造 | 第23-25页 |
·构造破碎带 | 第25-26页 |
·构造节理 | 第26-28页 |
·隧址区构造体系及空间组合规律 | 第28-29页 |
·风化卸荷 | 第29-32页 |
第三章 隧址区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第32-54页 |
·隧址区山体水文地质结构系统 | 第32-40页 |
·岩性及其结构的水文地质意义 | 第32-33页 |
·含水介质及渗透结构特征 | 第33-35页 |
·水文地质结构 | 第35-37页 |
·水文地质结构系统渗透性能研究 | 第37-40页 |
·隧址区山体水文地质特征 | 第40-54页 |
·隧址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40-42页 |
·隧址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51页 |
·隧址区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及其地下水流场地质特征 | 第51-54页 |
第四章 隧址区主要渗流单元涌水量预测 | 第54-75页 |
·隧址区应力场对渗流场的作用 | 第54-60页 |
·隧址区应力场对水文地质结构系统渗透性的影响 | 第54-58页 |
·隧址区岩体渗透性及其空间变化 | 第58-60页 |
·隧道涌水量模拟 | 第60-75页 |
·模拟方法及基本原理 | 第60-62页 |
·模型建立 | 第62-64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75页 |
第五章 隧道涌水量预测的综合评价 | 第75-81页 |
·隧道涌水量预测 | 第75-77页 |
·水量均衡法 | 第75-76页 |
·数值模拟法 | 第76-77页 |
·模糊数学法 | 第77页 |
·涌水量综合评价 | 第77-80页 |
·与其他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