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1942-1949)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9页
绪论第19-40页
 第一节 《讲话》研究的现状分析第19-32页
 第二节 以问题为中心:本文的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第32-40页
第一章 《讲话》的理论解析第40-93页
 第一节 文艺观:意识形态思想的延伸第40-51页
  一、文艺的阶级性第41-46页
  二、文艺的实践性第46-51页
 第二节 以人民为本位的革命文艺构想第51-70页
  一、革命文艺的接受问题第54-61页
  二、革命文艺队伍的构建第61-70页
 第三节 党的文学:列宁文艺思想的借鉴第70-82页
  一、文学党性原则的提出第71-74页
  二、文学党性原则的接受第74-79页
  三、文学的党性与人民性第79-82页
 第四节 批判和继承:中国左翼文艺思想的整合第82-93页
  一、对左翼主流文艺思想的继承第83-88页
  二、与鲁迅文艺思想的离合第88-93页
第二章 理论分歧:异端的浮现第93-125页
 第一节 《讲话》与朱光潜、沈从文的文艺思想第93-106页
  一、文化价值观的偏离第95-101页
  二、文艺的自律与他律第101-106页
 第二节 《讲话》与胡风、冯雪峰文艺思想第106-125页
  一、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内在分歧第108-114页
  二、政治的歧义第114-119页
  三、伦理立场的对峙第119-125页
第三章 《讲话》权威性的确立第125-158页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经典第125-133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第133-141页
  一、文论典律的建构第134-138页
  二、经典价值的发掘第138-141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经典第141-149页
 第四节 思想斗争:独尊地位的确立第149-158页
  一、重庆论争:延安整风的延续第149-153页
  二、香港批判:理论异端的清理第153-158页
第四章 文本实践:《讲话》与解放区文艺第158-182页
 第一节 现实主义:在真实和训谕之间第159-170页
  一、现实主义深度的缺乏第161-163页
  二、生活经验层面的突围第163-170页
 第二节 形式变革:革命和传统的离合第170-182页
  一、形式创新与文艺"采风"第171-175页
  二、形式与内容的纠结第175-182页
结语第182-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89页
致谢第189-1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90-19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取今”、“复古”之间的文化穿越--从章太炎到鲁迅
下一篇:面对失落的文明——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