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细化金属材料晶粒的方法 | 第12页 |
| ·ECAE 工艺原理 | 第12-16页 |
| ·ECAE 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 ·模具转角Φ、Ψ | 第16-18页 |
| ·挤压温度的影响 | 第18页 |
| ·挤压路线 | 第18-19页 |
| ·ECAE 加工后材料性能 | 第19-20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20-21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ECAE 实验设计及金属成形力学基础 | 第23-33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NiTi 合金试样与试验参数 | 第23-27页 |
| ·NiTi 合金挤压工艺 | 第23-24页 |
| ·NiTi 合金原材料的制备 | 第24页 |
| ·模具参数 | 第24-26页 |
| ·ECAE 挤压过程参数 | 第26页 |
| ·合金等径转角挤压主要试验设备 | 第26-27页 |
| ·金属成形塑性力学基础 | 第27-32页 |
| ·刚塑性材料流动的基本方程 | 第27-28页 |
| ·虚功原理 | 第28-29页 |
| ·变分原理 | 第29-30页 |
| ·传热学基本方程 | 第30页 |
| ·初始及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 ·热塑耦合有限元分析 | 第31-32页 |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NiTi 合金试样预热有限元分析 | 第33-49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NiTi 合金预热温度的研究 | 第33-36页 |
| ·NiTi 合金热物性 | 第33-34页 |
| ·NiTi 合金试样理论加热时间 | 第34-36页 |
| ·ANSYS 对试样预热过程的分析 | 第36-40页 |
| ·传热学经典理论 | 第36-37页 |
| ·基本传热方式 | 第37页 |
| ·热对流 | 第37-38页 |
| ·热分析的类型 | 第38-39页 |
| ·热分析基本材料属性 | 第39页 |
| ·热分析的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 ·热分析的载荷 | 第40页 |
| ·NiTi 合金ANSYS 热分析 | 第40-48页 |
| ·定义材料物性参数 | 第41页 |
| ·建立几何模型以及网格划分 | 第41-43页 |
| ·加载求解 | 第43-45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NiTi 合金高温ECAE 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49-74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 ·模型各部分的生成 | 第50-51页 |
| ·模型装配 | 第51-52页 |
| ·停驻时间模拟 | 第52-54页 |
| ·停驻模拟的参数设定 | 第52-53页 |
| ·停驻时间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3-54页 |
| ·ECAE 有限元对比 | 第54-58页 |
| ·挤压前温度场 | 第54-56页 |
| ·ECAE 有限元模拟 | 第56页 |
| ·ECAE 有限元结果及讨论 | 第56-58页 |
| ·单道次ECAE 有限元模拟 | 第58-68页 |
| ·Y 面等效应变分布 | 第58-62页 |
| ·Z 面等效应变分布 | 第62-64页 |
| ·X 面等效应变分布 | 第64-65页 |
| ·挤压力-位移曲线 | 第65-67页 |
| ·挤压力估算 | 第67-68页 |
| ·有限元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68-72页 |
| ·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 第68页 |
| ·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68-72页 |
| ·单道次有限元三维模拟结论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一种新型NECAE 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第74-95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ECAE 变形模式 | 第74-77页 |
| ·NECAE 模型设计 | 第77-81页 |
| ·NECAE 提出的核心思想 | 第77-79页 |
| ·NECAE 模型的设计 | 第79-81页 |
| ·NECAE 有限元分析 | 第81-93页 |
| ·等效应变对比 | 第81-84页 |
| ·点迹跟踪法比较 | 第84-90页 |
| ·Y,Z 面上等效变形的对比 | 第90-92页 |
| ·速度场分析 | 第92-93页 |
| ·挤压力对比分析 | 第93-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95-97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95-96页 |
| ·本工作的创新点 | 第96页 |
|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