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两层两跨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整体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致谢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第14-15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发展第14-15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第15页
   ·预制装配式建筑第15-18页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特点第16-17页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第17页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不足第17-18页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第18-21页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概论第18-19页
     ·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9-21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第23-34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震害第23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耗能机制第23-27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耗能机制第23-25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耗能机制第25-27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第27-31页
     ·新西兰相关研究第27-28页
     ·日本相关研究第28-29页
     ·美国相关研究第29-30页
     ·国际预应力协会(FIP) 相关研究第30-31页
   ·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研究方面的成果第31-33页
     ·同济大学相关研究第31页
     ·东南大学相关研究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预压装配式框架试验概况第34-41页
   ·试验概况第34-39页
     ·试件设计第34-36页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法第36-38页
     ·测点布置及量测设备第38-39页
   ·框架破坏过程及裂缝分布第39-41页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第41-55页
   ·拟动力试验结果分析第41-45页
     ·位移反应第41-42页
     ·恢复力特性第42-44页
     ·屈服位移与刚度退化第44-45页
   ·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第45-53页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第45-46页
     ·骨架曲线第46页
     ·延性系数第46-48页
     ·刚度退化第48-49页
     ·耗能能力第49-50页
     ·塑性铰及塑性区转角第50-51页
     ·梁端混凝土应变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静力弹塑性PUSHOVER 分析第55-65页
   ·有关PUSHOVER 分析方法第55-58页
     ·Pushover 分析方法介绍第55-56页
     ·基于能力谱法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56-57页
     ·Pushover 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第57-58页
   ·能力谱方法介绍第58-63页
     ·能力谱方法的实施步骤第58-60页
     ·目标位移的计算第60-61页
     ·等效粘滞阻尼的计算第61-62页
     ·能力谱曲线上结构屈服对应点的确定第62-63页
   ·PUSHOVER 分析结果第63-65页
第六章 有限元分析第65-84页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意义和发展第65-67页
     ·结构的非线性应用第65页
     ·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利弊第65-67页
   ·关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第67-68页
     ·有限元法的起源第67页
     ·有限元法原理第67-68页
     ·有限元软件第68页
     ·关于ANSYS第68页
   ·有限元建模第68-76页
     ·结构分析概述第68-69页
     ·所选材料及其本构关系第69-71页
     ·模型的建立第71-76页
   ·框架的网格划分和荷载施加及运算第76-79页
     ·混凝土及钢绞线的有限元划分第76-77页
     ·施加荷载及运算第77-79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79-8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结论第84-85页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