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万寿菊概述 | 第14-17页 |
·万寿菊的形态特征 | 第14页 |
·万寿菊生长习性 | 第14页 |
·万寿菊的应用与功能 | 第14-17页 |
·万寿菊品种选育进展 | 第17页 |
·菊科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外植体的选择对转化的影响 | 第18页 |
·菌液浓度和AS 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18-19页 |
·叶黄素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sy 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双边界载体构建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SSR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SSR 在植物上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SSR 在菊科植物上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SSR-PCR 体系优化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色素万寿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25-3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常用试剂及配法 | 第25页 |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29页 |
·万寿菊无菌苗培养 | 第26页 |
·农杆菌菌液制备 | 第26-27页 |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无菌苗种子灭菌结果 | 第29页 |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结果 | 第29-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万寿菊psy 基因植物双边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5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植物材料 | 第35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35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35页 |
·常用试剂 | 第35-36页 |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43页 |
·万寿菊取样 | 第36页 |
·万寿菊花RNA 的提取和检测 | 第36-37页 |
·万寿菊cDNA 的制备 | 第37-38页 |
·PCR 扩增添加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片段 | 第38页 |
·凝胶电泳条带和酶切产物的柱层析纯化回收 | 第38-39页 |
·DNA 回收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39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 法) | 第39-40页 |
·连接目的DNA 的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40页 |
·植物双边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RNA 提取及检测 | 第43页 |
·PCR 产物的扩增结果 | 第43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3-45页 |
·质粒提取及质粒酶切 | 第45-47页 |
·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7页 |
·根癌农杆菌工程菌株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4章 万寿菊SSR-PCR 体系优化 | 第50-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0-52页 |
·植物材料 | 第50页 |
·引物 | 第50-51页 |
·常用试剂与配置 | 第51-52页 |
·SSR-PCR 体系优化 | 第52-55页 |
·总DNA 提取 | 第52-53页 |
·退火温度的筛选 | 第53页 |
·PCR 扩增条件优化 | 第53-55页 |
·8%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 | 第55页 |
·银染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总DNA 质量检测 | 第55-56页 |
·退火温度选择 | 第56页 |
·SSR 优化结果 | 第56-58页 |
·15 对引物在优化的SSR-PCR 反应体系上的扩增效果 | 第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