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体的行为互动逻辑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论 | 第11-34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本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 | 第13-18页 |
三、相关概念和论域的界定 | 第18-20页 |
四、本文的人性假设和基本理论 | 第20-27页 |
五、本文的方法论 | 第27-32页 |
六、文章结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32-34页 |
上篇 政治领袖与政府官员:塑造与控制的政治 | 第34-71页 |
第一章 政治领袖与政治精英的本色 | 第34-53页 |
一、政治领袖与政治家 | 第34-41页 |
(一) 政治领袖与政治家的概念 | 第34-37页 |
(二) 道德行为动机的追问 | 第37-41页 |
二、关于权力的扩展性理解 | 第41-47页 |
(一) 权力的内涵 | 第41-43页 |
(二) 权力的来源 | 第43-46页 |
(三) 权力的作用意义与权力价值最大化 | 第46-47页 |
三、官僚及其行为 | 第47-53页 |
(一) 官僚释义 | 第47-49页 |
(二) 官僚行为的人性与组织根源 | 第49-53页 |
第二章 控制与塑造政府官员的历程 | 第53-69页 |
一、塑造与控制政府官员的方式 | 第53-66页 |
(一) 一般的控制与塑造方式 | 第53-62页 |
(二) 体制化和人格化的形式 | 第62-66页 |
二、权术与互动的双向约束 | 第66-69页 |
第三章 小结 | 第69-71页 |
中篇 层级之间:主导与相互依赖的游戏 | 第71-95页 |
第四章 层级间的矛盾与组织内的解决 | 第71-81页 |
一、压制和强制是何以产生的 | 第71-73页 |
二、服从与抵制 | 第73-76页 |
(一) 服从的文化与心理 | 第73-75页 |
(二) 抵制的产生与方式 | 第75-76页 |
三、层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 | 第76-81页 |
(一) 层级间相互性行为模式与矛盾 | 第76-78页 |
(二) 消解矛盾的方式与定义共享 | 第78-81页 |
第五章 交换与寻租 | 第81-94页 |
一、社会交换 | 第81-84页 |
(一) 社会交换理论及其旨趣 | 第81-83页 |
(二) 奖励与惩罚的交换性质 | 第83-84页 |
二、层级间的交换及其变异 | 第84-88页 |
(一) 层级间的交换与人情关系 | 第84-85页 |
(二) 潜规则与权势 | 第85-88页 |
三、层级间的博弈均衡 | 第88-94页 |
(一) 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分立与置换 | 第88-90页 |
(二) 下级的计算与博弈方式 | 第90-94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94-95页 |
下篇 同僚之间:竞争、冲突与合作的格局 | 第95-110页 |
第七章 同僚间的竞争与合作 | 第95-103页 |
一、需要、需求、欲望与资源竞争 | 第95-99页 |
(一) 客观的需要与建构的欲望 | 第95-97页 |
(二) 激烈竞争:客观的与人为的 | 第97-99页 |
二、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 第99-103页 |
(一) 竞争、合作的基本形式与资源禀赋 | 第99-100页 |
(二) 竞争、合作中的联动 | 第100-103页 |
第八章 同僚间的冲突与管理 | 第103-109页 |
一、具有组织特征的同僚间冲突 | 第103-106页 |
(一) 关于冲突的概说 | 第103页 |
(二) 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下的同僚间的冲突 | 第103-106页 |
二、我国政府组织内的冲突管理 | 第106-109页 |
(一) 冲突管理的形式 | 第106-108页 |
(二) 冲突管理的特点与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第108-109页 |
第九章 小结 | 第109-110页 |
结论 | 第110-115页 |
一、行为互动的博弈场 | 第110-111页 |
二、官僚组织的内生文化与内在性 | 第111-113页 |
三、规则与互动辩证——有组织的无序 | 第113-114页 |
四、官僚组织问题的社会解决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127-128页 |
后记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