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论文

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芍药本草考证第10-12页
 2 芍药加工研究进展第12-14页
   ·芍药炮制加工历史沿革第12页
   ·炮制加工对芍药疗效的影响第12-13页
   ·炮制加工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第13-14页
 3 药用芍药栽培研究第14-17页
   ·繁殖技术第14-15页
   ·营养生理研究第15页
   ·合理采收期研究第15-17页
 4 芍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7-18页
   ·单萜类化合物第17页
   ·三萜类化合物第17页
   ·黄酮类化合物第17-18页
   ·其他成分第18页
 5 芍药苷提取测定研究进展第18-20页
   ·芍药苷提取工艺第18-19页
   ·芍药苷含量测定第19-20页
 6 芍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20-22页
   ·芍药苷的降血糖作用第20页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第20页
   ·免疫调节作用第20-21页
   ·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第21页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第21-22页
   ·对平滑肌的影响第22页
   ·护肝作用第22页
 7 本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HPLC测定芍药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学研究第24-32页
 1 仪器与材料第24-25页
   ·仪器第24页
   ·试剂第24页
   ·对照品第24页
   ·样品第24-25页
 2 方法第25-26页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25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25页
     ·保护柱影响第25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25页
   ·方法验证第25-26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25页
     ·稳定性实验第25页
     ·回收率测定第25-26页
 3 结果第26-31页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26-30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26-27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27-28页
     ·保护柱影响第28-30页
   ·方法验证第30-31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30页
     ·稳定性实验第30页
     ·回收率测定第30-31页
 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提取次数和贮藏时间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第32-38页
 1 仪器与材料第32-33页
 2 方法第33页
   ·样品制备方法的研究第33页
     ·芍药苷提取方法第33页
     ·提取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第33页
   ·新鲜芍药根放置时间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第33页
   ·新鲜芍药根放置时间对失重率的影响第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提取次数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第33-36页
   ·新鲜芍药根放置时间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第36页
   ·新鲜芍药根放置时间对失重率的影响第36-37页
 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提取工艺对芍药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第38-46页
 第一节 乙醇提取工艺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第38-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材料第38-39页
     ·试验方法第39页
     ·检测方法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乙醇提取工艺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第39-41页
     ·3种加工品芍药苷含量比较第41-42页
   ·本节小结第42页
 第二节 水煮时间对芍药及炮制品中芍药苷煎出率的影响第42-46页
   ·仪器与材料第42-43页
     ·仪器第42页
     ·试剂第42页
     ·材料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页
     ·材料处理第43页
     ·芍药苷含量测定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本节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全文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桑黄(P.baumii Pilát)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免疫活性研究
下一篇: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