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1 鱼腥草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2-19页 |
·鱼腥草植物学研究 | 第12-13页 |
·鱼腥草的化学活性成分 | 第13-14页 |
·挥发油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4页 |
·其它 | 第14页 |
·鱼腥草药理作用研究 | 第14-16页 |
·抗菌作用 | 第14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14-15页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第15页 |
·利尿作用 | 第15页 |
·抗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 第15页 |
·镇咳作用 | 第15页 |
·抗放射作用 | 第15页 |
·抗炎镇痛作用 | 第15-16页 |
·其它 | 第16页 |
·鱼腥草的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鱼腥草片 | 第16页 |
·鱼腥草滴眼液 | 第16页 |
·鱼腥草注射液 | 第16-17页 |
·鱼腥草的毒性 | 第17页 |
·鱼腥草的不良反应 | 第17页 |
·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 第17-18页 |
·鱼腥草的保健功能 | 第18页 |
·鱼腥草的利用前景 | 第18-19页 |
2 糖尿病的炎症发病机制 | 第19-24页 |
·高血糖与炎症 | 第19-20页 |
·高血糖可刺激炎症因子的释放 | 第19页 |
·高血糖可刺激炎症细胞的聚集 | 第19-20页 |
·氧化应激与炎症 | 第20页 |
·蛋白尿与炎症 | 第20-21页 |
·血流动力学障碍与炎症 | 第21-22页 |
·细胞因子与炎症 | 第22页 |
·抗炎治疗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 | 第22-24页 |
·霉酚酸酯 | 第22-23页 |
·阻断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23页 |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ART1)拮抗剂 | 第23页 |
·COX-2抑制剂 | 第23-24页 |
·红霉素(Erythromycin) | 第24页 |
·中医中药 | 第24页 |
·展望 | 第24页 |
3 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二章 鱼腥草对Ⅰ型糖尿病大鼠血脂、肾脏功能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 第32-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32-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分组、处理 | 第33-34页 |
·检测方法 | 第34页 |
·统计方法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鱼腥草对Ⅰ型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第34-36页 |
·鱼腥草对Ⅰ型糖尿病大鼠血脂,TC、TG、LDL-C和HDL-C的影响 | 第36-37页 |
·鱼腥草对Ⅰ型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鱼腥草对Ⅰ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糖尿病从毒论治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 | 第39-40页 |
·鱼腥草在糖尿病中具有调节血脂、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 第40-41页 |
4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鱼腥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肾脏功能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 第44-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5页 |
·Ⅱ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45页 |
·OGTT实验 | 第45页 |
·标本收集 | 第45页 |
·检测方法 | 第45页 |
·统计方法 | 第45页 |
2 结果 | 第45-48页 |
·鱼腥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胰岛素等的影响 | 第45-46页 |
·鱼腥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游离脂肪酸等的影响 | 第46-47页 |
·鱼腥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24h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及肾功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肾脏损伤 | 第48-49页 |
·鱼腥草可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脂,保护肾脏功能 | 第49-50页 |
4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