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8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7-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及其类别 | 第18-24页 |
(一)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身份 | 第18-20页 |
(二)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类别 | 第20-21页 |
(三) 不同类别教师的解聘规定 | 第21-22页 |
(四) 教师解聘呈现的基本特点 | 第22-24页 |
二、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24-28页 |
(一)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 第24-25页 |
(二)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法律基础 | 第25-26页 |
(三)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蕴含的价值理念 | 第26-28页 |
三、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的内容体系 | 第28-41页 |
(一) 解聘的主体 | 第28-29页 |
(二) 解聘的正当事由 | 第29-34页 |
(三) 解聘的原则 | 第34-36页 |
(四) 解聘的程序 | 第36-39页 |
(五) 不当解聘的法律救济 | 第39-41页 |
四、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41-45页 |
(一)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的特点 | 第41-42页 |
(二) 解聘制度对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42-45页 |
五、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的启示 | 第45-49页 |
(一) 明确教师的法律身份 | 第45-46页 |
(二) 确定教师解聘的主体 | 第46-47页 |
(三) 完善教师解聘的依据 | 第47页 |
(四) 强化教师解聘的程序 | 第47-48页 |
(五) 构建全面的救济途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