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艺美学论文

消费文化背景下中国幽默审美形态研究--以赵本山小品、冯小刚贺岁电影和《武林外传》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学术及社会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9页
     ·幽默的时代需求第14页
     ·几种幽默审美形态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方法第19-25页
     ·消费文化第19-20页
     ·幽默审美形态第20-24页
     ·研究目标及方法第24-25页
第二章 消费文化背景下中国幽默审美形态的现状第25-38页
   ·赵本山小品中农民形象和现实题材的突出第25-29页
   ·“贺岁”电影中的消费文化特征:多元化、迎合潮流、游戏化第29-34页
   ·《武林外传》的后现代主义特色第34-38页
第三章 中国幽默审美形态的精神特质第38-44页
   ·符号化特征第38-40页
   ·娱乐化特征第40-41页
   ·消解化特征第41-44页
第四章 消费文化背景下中国幽默审美形态的形成原因第44-49页
   ·消费文化商品经济逻辑的渗入第44-46页
   ·大众媒体和底层话语路径的疏通第46-47页
   ·国人精神需求的日益丰富第47-49页
第五章 中国幽默审美形态存在的问题第49-54页
   ·艺术魅力的流失与庸俗化倾向第49-51页
   ·“感官快乐”的过分强调与理性思考的欠缺第51-52页
   ·审美体验的加速与审美超越的中止第52-54页
第六章 幽默品位差异的存在与美育意义的追索第54-57页
   ·幽默审美品位差异的现实性第54-55页
   ·追索幽默审美形态的美育价值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的真实写照——《喧哗与骚动》与《押沙龙,押沙龙!》的复调特征研究
下一篇:论审判组织运行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