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刚性网格—群桩复合地基加固法 | 第13页 |
·桩—网复合地基软土加固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 | 第14-15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分析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刚性网格—群桩复合地基的特点及工作机理 | 第20-33页 |
·引言 | 第20页 |
·复合地基简介 | 第20-23页 |
·复合地基的分类 | 第20-22页 |
·复合地基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刚性网格—群桩复合地基加固法技术介绍 | 第23-27页 |
·技术方案 | 第23-25页 |
·技术性能 | 第25页 |
·实施方案 | 第25-27页 |
·刚性网格的加固机理 | 第27页 |
·桩的加固机理 | 第27-28页 |
·褥垫层的加固机理 | 第28-29页 |
·褥垫层的作用 | 第28-29页 |
·褥垫层的工作机理 | 第29页 |
·土工合成材料(张拉网)的加固机理 | 第29-32页 |
·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 | 第29-30页 |
·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机理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方法及土体参数确定 | 第33-48页 |
·引言 | 第33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使用软件简介 | 第33-38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简介 | 第38页 |
·土体单元及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8-45页 |
·空间八节点等参单元 | 第39-43页 |
·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 | 第43-45页 |
·土体参数的确定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均布荷载作用下刚性网格—群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 第48-74页 |
·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几何参数 | 第48页 |
·荷载作用方式选取 | 第48-50页 |
·材料本构模型及物理力学参数 | 第50-51页 |
·边界条件及施工步骤 | 第51页 |
·基本算例分析 | 第51-66页 |
·刚性网格—群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征 | 第51-54页 |
·桩身内力分布图 | 第54-66页 |
·刚性网格对复合地基的变形协调作用 | 第66-73页 |
·限制侧移提高稳定性 | 第66-68页 |
·地基土不均匀沉降调整 | 第68-69页 |
·边缘隆起调整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刚性网格—群桩复合地基变形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74-91页 |
·桩间距的影响 | 第74-77页 |
·桩土模量比的影响 | 第77-81页 |
·刚性网格刚度的影响 | 第81-84页 |
·垫层厚度的影响 | 第84-87页 |
·张拉网抗拉模量的影响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