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时期的国防思想及实践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3页 |
一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3-19页 |
(一) 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国防危机的加深 | 第13页 |
(二) 加强国防力量的现实需要 | 第13-14页 |
(三) 近代国防思想的演变 | 第14-15页 |
(四) 清王朝政治腐朽、国势衰落 | 第15-16页 |
(五)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的渊源及发展 | 第16-18页 |
(六) 中国朝野人士国防危机思想的转变 | 第18-19页 |
二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40页 |
(一) 军事改革思想 | 第20-28页 |
1. 裁兵练兵、编练新军 | 第20-23页 |
2. 兵农结合、扩充军事力量 | 第23-26页 |
3. 创办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 第26-28页 |
(二) 加强边防,国防思想进一步发展 | 第28-30页 |
1. 增设边道,加强边防 | 第28-29页 |
2. 移民实边、巩固边防 | 第29-30页 |
(三) 厚海军,巩固海防 | 第30-33页 |
1. 购战舰,以增强海军实力 | 第31-32页 |
2. 培养海军人才,扩大海军规模 | 第32-33页 |
(四) 加强经济基础建设 | 第33-37页 |
1. 加快铁路、邮政建设 | 第33-35页 |
2. 保护和奖励商业 | 第35-36页 |
3. 发展军事工业 | 第36-37页 |
(五) 戊戌维新的外交思想 | 第37-40页 |
1. 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 第37-38页 |
2. “以夷制夷” | 第38-40页 |
三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的实践 | 第40-49页 |
(一) 裁军 | 第40-41页 |
(二) 练兵 | 第41-42页 |
(三) 建立武备学堂 | 第42-43页 |
(四) 移民实边 | 第43-44页 |
(五) 海防 | 第44-45页 |
(六) 修建铁路 | 第45-46页 |
(七) 发展商业、农业、矿业 | 第46-47页 |
(八) 军事工业 | 第47-49页 |
四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的特点及局限性 | 第49-55页 |
(一)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的特点 | 第49-51页 |
1. 民族意识成长的体现 | 第49-50页 |
2. 国防思想更为系统 | 第50-51页 |
(二) 戊戌维新时期国防思想的局限性 | 第51-55页 |
1. 不能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 | 第51-52页 |
2. 国防政策实施的可能性较小 | 第52-53页 |
3. 对外国势力认识不够 | 第53-54页 |
4. 军事工业发展不足、引进武器认识不够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发表论文清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